舟舵法师著作

首页> > 舟舵法师著作>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点击下载word文档)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四依法非常重要

《宝积经》说:“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名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分别,是名了义。”又《涅槃经》说:“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维摩经》、《宝积经》也都有同样的指示。所以佛教中“四依”非常重要。

“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法不依人”。学法,求法,修法,所求所行的都是法。依靠法可以入道,关键是法。凡夫所说,若能契入正法(离开两边契入中道,进之,第一义谛),也应信受奉行。假令有人虽然能显现如佛之相好,但所说的,不契入正法,于其所说,也应该舍离,千万不可以依靠。我们寻求善知识,不是看他是什么地位。这位是佛学权威,那位是佛教团体首长。专门去听这些头衔,这是依人,应该不论这些。我们只看他的法如何,是不是契理契机。《圆觉经》告诉我们,凡夫要想得成圣道,首先必须求有正知正见的人。经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怎么认识善知识呢?应该看他的正知正见,不是从他别的条件来衡量的。

“依义不依语”。语是语言,义指实义,即是中道第一义谛(离开两边,契入中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境界。进之,唯佛一人的如来智慧德相境界)。这本来不是文字语言所能表达的,所以对于经里的文句,应当深入思惟其中的实义(真空妙有),而不是死抓住这一句的语言文字。如果这一句被我们执死了,我们也就被这一句执死了。所以禅宗说死于句下,就是说我们在这一句下死了。所以不应该依靠语言,而是依止其中的真实之义(如来智慧德相)。

“依智不依识”。我们不能依靠意识。在八识中,眼耳鼻舌身和阿赖耶识都没有问题,出生毛病的在于第六识和第七识。第六识就是要分别,第七识就是要执著。如果依靠第六识和第七识当家作主,那就是认贼作子。所以要依靠智慧(大光明中的差别相)。《大智度论》说:“智乃本心照明之德(智慧是自己真心显现,大光明中之功德相),可与法性契合(可以与万法的本体大光明契合)。学人宜定止妄识(修行人应该住在大光明中,有生有灭之相,自然不见),策发真智(不生不灭之智慧德相,在大光明中,自然显现)。”这就是“依智不依识”之意。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都是佛经,经就有“了义”与“不了义”的分别。明确开示中道实相之义是了义经。《涅槃经》说:“声闻乘名不了义经,无上(一乘)大乘乃名了义经。”了义经说明究竟真实之理体,如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在大光明中都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但在小乘法里头只讲苦集灭道,中乘法里头只讲十二因缘,不说人人都能成佛,只说证阿罗汉、辟支佛,这是不了义的。所以佛说《法华》时就改变了,佛说阿罗汉与辟支佛,那是化城啊!又例如大乘始教,说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可以成佛,但阐提不能成佛。这是因为当时众生根器不够,只有这样说才容易接受。但到后来开权显实,就说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阐提也能成佛。这不就是前后矛盾了吗?那么应该依靠哪个呀?到底能不能人人都成佛呀?我们应该依靠了义教所说,人人有佛性,阐提也能成佛,这是真实说。当我们发现经典中有矛盾,我们只能依靠了义的经典。凡是宣说中道实相妙理的经典,即是了义经。我们现在正在讲的《大乘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观经》等等,都是以实相作为体性,统统说的都是实相,所以是了义教。《要解》说:“离一切相(离开一切妄相),即一切法(就是一切真实法)。离故无相(离开一切生死相,所以归到大光明中),即故无不相(就是大光明中显现大智慧相),不得已,强名实相。”极乐世界水鸟树林等等庄严,都是事相。但全事即理,所以水鸟树林即是实相(水鸟树林都放大光明)。全理成事(从大光明中流现出大智慧相),所以一念心性(刹那间明心见性),显现极乐依正主伴,种种清净庄严,所以也无不相。所以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果只是离开一切相,那就成声闻乘的偏空。本经是以实相为理体,全妄即真,没有一样不是实相。以至于一毛一尘,一一都是全体法界(大光明大智慧齐现)。所以《要解》说:“实相无二(大光明),亦无不二(大智慧)。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这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正报西方三圣,诸上善人,依报生活环境,宝树、莲华,法身佛、报身佛、自佛、他佛、教主、人民等等都是实相的全部理体(正报差别相,依报差别相,都在放大光明)。又说:“乃至……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大乘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观经》及《心经》等等,不但深明理体事相无碍法界,并极显事相与事相无碍法界,所以说,能信的修行人,所信的极乐;能发愿的修行人,所发的四十八大愿;能持名的修行人,所持的阿弥陀佛;能往生的修行人,所往生的极乐世界;都是从大光明中自然流现出来的,所以说持名念佛法门及观照般若,都是了义中的无上了义教。

世间法糊糊涂涂可以,出世大法,不可以糊涂,佛法就是有正有邪,末法众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现在正处在末法时期,所以我们就更应该辨别法师说的法是否正确。符合四依法了,我们就要听,不符合四依法的法,我们坚决不要听,不要依靠。有一句话说的很合适,“善于分别,不离实相。”我们就是要依靠四依法来衡量法师说的一切法,不看别的条件。要深思啊,深思啊。要听释迦牟尼佛的话,要听过来的祖师大德的话,听了,照作了,今生决定了道,否则,等到驴年吧。

序文一

《心经》是圣观自在菩萨对寿命具足舍利子的无上开示。更是对我们处于苦海轮回的苦难众生的宝贵开示。圣观自在菩萨也是观世音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令全法界的众生同出生死轮回的苦因与苦果。我们今天之所以沉沦苦海,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无始劫以来,以妄为真。妄心当家作主,妄生分别执著,缘于五欲六尘之中,被邪知邪见、贪、嗔、痴所缠缚,真心不能显现,所以我们就心有挂碍,心生恐怖,生活在颠倒的梦想之中,不得解脱。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慈航。”这是夏莲居老居士在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我们要想出离苦海,就要依《心经》的义理来指导我们修行。我们学佛之人不是希求神通,种种感应,而是学习佛的大智慧。本经开示:要用般若妙智才能到达彼岸。不但是菩萨依止般若妙智而修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从初发菩提心,然后行菩萨道,到最后成佛,都是以般若妙智为先导。所以本经是开大智慧的经典。本经的智慧可不是普通的聪明才智,它是能让我们了脱生死,契入实相,入如来藏,大光明与大智慧不二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大智慧。 大多数的学佛之人对于《心经》都能背诵,然而对于《心经》的义理却少有人明白,因此也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今有丹东三求讲堂精舍舟舵老居士,原名罗文海,是中学教师,法号舟舵。老居士悲智宏深,为续佛慧命,开显佛的本怀,启发我们的智慧,令我们得到真实之利。不顾自己各方面的种种困难,在继《大经解讲义》、《佛说阿弥陀经解》、《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解》之后,又发心为《心经》作讲义。舟舵居士是一位具有佛知佛见,善于开阐实相义理,引导众生离开两边契入中道,进之第一义谛,专弘纯一清净的一佛乘大法的大善知识。能够引导我们入佛知佛见。我们依止这样的大善知识,就会显发我们的智慧,直登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

本注解采用白话文,通俗易懂,用浅显的语言衬托出甚深的般若妙义。经中开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在修行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时以般若妙智,观照五蕴(色受想行识),了达五蕴并非实有,当体皆空,了不可得。又不是空无,乃是第一义空。即是如来智慧德相。即在大光明藏中没有任何生死之相,但又具足一切不生不灭之相。这就是实相。离开了大光明藏,一切都是虚妄,一切都是有生有灭,当体皆空,了不可得。

观自在菩萨为悲悯我们处在水深火热,五浊恶世的苦难众生,不能用智慧来观察万物,妄生分别执著,为境所转,心有挂碍,不得自在。进一步开示:“色即是空。”凡夫昏迷倒惑,认为眼前的万事万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于是妄生执著穷追不舍,生生死死,永不停止,枉受轮回之苦。今经中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有生有灭,虚妄不实,转眼即逝。所以我们应当当相离相,边修边离,不要停留在这些有生有灭的色相上面。“色即是空”也是小乘藏教的佛的境界。即是阿罗汉的水平,圆教七信位菩萨的境界。阿罗汉证得了人空,部分法空,产生偏空,堕在空里面。所见的光明是太阳的光明,物质的光明。既没明心,也没见性。虽然破了见思二惑,出了三界,了脱了分段生死,但是只是‘化城’,不究竟。

“空即是色”也是对凡夫说的。凡夫认为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死了比喻成“空”,但并不是一死百了。佛教认为人死后,神识有七个去处。于是便又生成了“色”,这是因缘而生法。十二因缘相续不断,所以我们生生死死轮回不息。如果于十二因缘当中的任意一环节截断,让它不再相续不断,就可以出轮回。依这十二因缘法修成功了,就是中乘的极果辟支佛。在偏空的基础上,又证得了假有,把空与有打成两截,落在了两边。是通教的佛的境界,相当于圆教十信位的菩萨。也是没有明心,没有见性,也不究竟。

“色不异空”是别教大乘菩萨的境界。色与空不是两件事。种种的色相,正报依报差别相与光明不是两件事。即是菩萨的慧眼见真,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是光明。“空不异色”也是别教大乘菩萨的境界。光明与正报依报差别相不是两件事。是菩萨的法眼清净,见到了正报依报种种差别相本来不生不灭,是智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合起来就是别教大乘的佛的境界。相当于圆教的二行位。即是佛眼具足。光明与智慧齐现。破十二品无明,见十二分法身,转十二分生死,为十二分不生不灭,转十二分八识成十二分四智的佛。不圆满。这有次第,有因有果是渐教,是竖超,需三大阿僧祇劫。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是圆教顿教大菩萨的慧眼见真,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是大光明。也是圆教顿教大菩萨的法眼清净,见到了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大智慧。这大光明大智慧合起来,也即是如来智慧德相。不是从虚空外界得来,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本有,只是恢复而已。所以“无得。”多么圆顿,多么直截。大光明大智慧齐现真境,性相二恒常。八识就是四智,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凡圣不二,迷悟不二,善恶不二。一切都是不二,这就是佛眼具足,是圆顿教佛一人的境界。破四十二品无明见四十二分法身,转四十二分生死为四十二分不生不灭。唯佛独有,当生了道,是横超三界。是最极圆顿之教。一下子到达顶峰。不需次第,瞬间成佛。我们今生就这样修行,就在这一生圆满成就。

本经采用精简的文字般若,来解释、指导我们进行观照,让我们以观照般若为修行宗旨,从而契入实相般若。实相是我们的最终归依处。一切众生皆具实相般若。皆当作佛,若无观照般若的功德,如来智慧德相便不能显现。依靠本经的宗旨,而起观照,五蕴皆空。无妄心叫做观,非眼看的观。真心显现叫做照,所以五蕴都是大光明。即是真谛。五蕴诸法代表一切法是照俗谛大智慧。真俗圆融,大光明大智慧无有障碍,这就契入中谛,第一义谛。诸佛如来的境界。所以依靠本经的宗旨来修行决定成佛。可是我们轮回在苦海中的众生,妄心一刻也不曾停止过,怎么能观照得起来?可见这是上根利智之人才能修行的方法,不适合我们末法众生的根器。“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我们的大慈父释迦牟尼佛为防止我们落空,才为我们作这样的开示。我们要感恩:感恩世尊悲心切切,愿我们能在一生当中成办净业。感恩阿弥陀佛殷切召唤,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感恩善知识谆谆教导,为我们指明修行的方向,令我们入正道。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誓愿在这一生了脱生死。依净土法门的修行宗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深信、切愿、持名。结合本经的义理,运用在实际修行当中。对待身边的人、事、物要用智慧来辨别,快速提高自己的根器。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这样我们修行人才更安全,更保险,更有保障,更加快速地圆成佛道。 感谢老师给我这次写序的机会,很珍惜,尽全力。但因自己业障深重,智慧微浅,蒙受诸佛菩萨的加持,才写出这一点肤浅的体会,愧对佛恩。恳请诸位大德慈悲指正。愿法界众生同乘般若船,共渡烦恼河,直登涅槃彼岸,共入如来藏。南无阿弥陀佛!

丹东三求讲堂精舍末学:于 冰 敬序

二零一一年一月二日

序文二

二百六十字的般若心经,以大智慧到达彼岸,是观自在菩萨对九法界众生最精妙的开示。一语道破了佛的真谛,是如来一代圣教之心髓,是传佛心印,印证五蕴皆空,唯有一心,此心即是妙明真心,是如来智慧德相之心,是众生之慧命,是十方如来一门超出的妙庄严路。是开大智慧的经典。

《心经》是妙显一个“心”字,即是蕅益大师在《心经释要》中说的“直指我现前一念即是三般若,三般若即实相”足见一切大乘经典无非显明当人各个的自心,而心经正是一切大乘经典之核心,所以称之为心经。大师开示精妙绝伦。

永明大师在《心赋注》说:般若是诸佛之母,能生一切诸佛,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密,除般若便无佛法,正显般若是入佛之要门,成圣之阶梯。 佛说的与《心经》是一致的,正表佛佛道同,以心印心,此心是观自在菩萨在行甚深的般若时,以妙观察智“照见五蕴皆空”并不是空无,是真空妙有,乃是第一义空,于是度一切苦厄。使自己的身口意出离了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观自在菩萨成佛以后,便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耳根圆通寂灭现前便得两种殊胜。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证入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无作妙智闻声救苦,因教示法,慈悲摄受。

《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以观照般若为宗,实相般若为趣。 “观”以观自在为观,无妄心为观,观真我即是观自性,观现前一念。“照”无妄心为照,照见五蕴皆空为照,真心显现为照,是真照。蕅益大师说:五蕴无不即空假中,四句俱离,百非性绝,亦有亦无是慧眼见真,离开四句,自然不堕百非,故称第一义空。也是佛眼具足。此开示与心经无二无别。

“色即是空”是对六道凡夫说的。“空即是色”是对小乘教阿罗汉证得的人空,部分法空,物质的光明,太阳的光明说的。中乘辟支佛在偏空的基础上又证得了假有,把空与有打成了两截落在了两边。“色不异空”是对别教大乘菩萨说的。色与空不是两件事是慧眼见真,见到万法的本体是光明。“空不异色”是对别教大乘菩萨说的。空与色不是两件事,即是法眼清净,见到了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智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佛眼具足,光明智慧齐现,是破十二品无明见十二分法身的佛,是竖超。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对圆教顿教大菩萨说的。是慧眼见真,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是大光明。也是法眼清净,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本来不生不灭是大智慧。这大光明大智慧是自性本具,不是从虚空得来的。大光明大智慧齐现真境,称之为不二,一切都是不二,性相二恒常,这是佛眼具足。是圆顿教佛一人的境界,唯佛独有,当生了道,是横超。

《心经》是十方如来三世一切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是一切众生所本具的真如佛性,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初发菩提心,中间行菩萨道,最后成佛,正显般若功德不可思议。无智亦无得,无得而得是真得。 《心经》是观自在菩萨从自性大光明藏中自然的流露,滴滴自然精妙。观自在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千处祈请千处应,闻声救苦,大悲心之显现。以大智慧到达彼岸。一部心经妙旨全入一个“照”字。“照见五蕴皆空”为照,以“观照般若为照”,以大光明大智慧为照破我法二执之慧剑,是转凡成圣之要门。

《心经》的般若功德之妙用,不仅仅是体现在道场,佛堂前,而是家庭、办公、待人、接物处处显般若,当我们遇到别人怨我,恨我,骂我时,要学会了缘,了却恩恩怨怨,更应转成法缘,以法为道,以智慧为道。道就在起心动念中,众生和我一体,学佛慈悲为本,别人污辱我应生善知识心,别人赞我,生惭愧心,忏悔心,受之有愧,不敢有我慢心,先从无我下手,淡薄名利与事无争,以佛的智慧化忍辱为甘露,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忍辱是智慧,忍辱就是包容。离开两边契入中道才是真正的改错。

般若是一切众生自心灵知之性耳,非空非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离此一心别无殊胜,又此一心是大中大,圆中圆,顿中顿,了义中之了义,妙中妙,不可思议中不可思议。

佛教的一切法是同归实相正印,是为救度众生离苦得乐,惠给众生真实之利,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

《心经》以大智慧到达彼岸,是佛心,是佛的传家法宝,是十方如来救度众生的无价之宝。我们能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这信解行证是我们入佛道之阶梯,成佛即是和佛平等。我们愿念念与佛光光相照,同生欢喜,下与众生息息相通,同蒙摄受,则是念念上求,念念下化,故同成一片光明海。我心众生心佛心即同一性海。不分别不执著修一切善法,法法皆如,法法皆真。

我非常感恩舟舵居士,八年来续慧命,以心传灯,披肝倾胆,广宣佛法,令众生生正知见,以净土为归,广大莲友深蒙法益,明白了菩提心,是我们学人的大善知识,今天能谈出点滴的体会,感恩舟舵居士,与诸佛慈悲愿力的加持,愿和同修共勉,并愿和更多的有缘莲友,广结法缘,愿有缘同修到三求讲堂精舍听经闻法,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行解相应,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如教奉行,便是荷担如来家业。是真报佛恩、师恩。讲经功德不可思议,听经功德不可思议,般若功德更不可思议。顿超法门是一切皆成佛。

佛法是心法,是万法之根本,万法归一,回向净土念佛法门。洪名正彰自性,净土方显唯心。持名念佛就是实相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离开两边契入中道,进之于第一义谛,是真智慧,是最秘的心。以大智慧到达彼岸,证无生法忍,愿以此功德,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同圆种智。

三求讲堂精舍学人:张友芳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舟舵居士著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第一卷

壹、概要

古来讲经有贤首宗法总开十门与天台宗法五重玄义之分,即阐述 经文有两种形式。贤首宗总开十门: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九、总释名题。十、正释经文。天台宗法五重玄义:一、本经体性。二、一经宗趣。三、方便力用。四、藏教所摄。五、解释经题。

今采用天台宗五重玄义解释本经:本经以法喻为名;实相为体;观照般若,立地成佛为宗趣;破三障为用;般若时,权实法说教为判教。

一、本经体性

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本体。古大德云:“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又名平等一相。实相无相(大光明)亦无不相(大智慧),相(大智慧)而无相(大光明),名为实相(大光明、大智慧;大智慧、大光明,齐现)。无相者(大光明)离开一切虚妄之相。无相就是离开一切虚妄生死之相。又实相无不相(大智慧),不是顽空与断灭。不是龟毛兔角,一切都是虚无,什么也没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其意是说,即相离相,正当这个生死相存在的时候,就要离开这个相,这叫离尽一切虚妄之相,就见到实相。这是法身如来。法身(相)如来(性)离开一切虚妄生死之相,所以说实相无相(常寂光土)。但不是说没有法身,所以说实相无不相(法身佛)。一切生死法,全部属于虚妄不实,但在生死相中,有个不生不灭,永恒常存;一切生死法是差别相,但在差别相之中,有个不差别,不生不灭,永恒常存之相,这是平等一相。所以说实相是平等一相(大光明、大智慧;大智慧、大光明,齐现)。

实相之义很深,如果能明白实相,即是明白一切大乘经典体性。如今用譬喻说明:譬喻用金制作塔、像、瓶、碗、钏、环,各自显现差别之相。倘若将众器,重入冶炉,又化为金,原来一切差别相,全部消灭,但各器本体之金,仍然存在。可见各器差别之相,有生有灭,纯属于虚妄生死之相,但各器本体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永远常存。以上用金譬喻实相平等,永远常存之实相,用器譬喻种种差别生死相。由上譬喻可以说明,倘若看破诸器——塔、像、 瓶、碗、钏、环等虚妄生死差别之相,就可以见到实相(大光明大智慧不二)。离开一切虚妄生死差别之相,所以说无相(无生死之相)。在虚妄生死差别相中,有个真实平等永恒之理体(常寂光土),所以说无不相(法身佛住在常寂光土)。正当这个虚妄不实生死相存在的时候,就要离开它,转虚妄不实生死相为不生不灭永恒常存之相,这才是实相(大光明大智慧不二)。

但实相离开言说,正如南岳怀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说似一切差别相(有),即不中(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进之,真空妙有,唯佛一人的境界。所以实相不是任何世间譬喻所能深刻说明之。在上面譬喻中,倘若误认为有个实在的金体可以得到,这仍然落在虚妄不实生死之相中。而不是无相之实相(不是无妄相之大光明大智慧齐现),所以说“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又《圆觉经》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喻磨镜,垢尽明现。”诸幻生灭差别法,全部灭掉了,不生不灭,永恒常存之觉心如如不动(不动妄心)。因为有生有灭幻化之相都灭了,不生不灭永恒之相不会灭掉,譬喻磨镜,污垢完全磨掉,镜的本来光明显现。经中所说幻灭后之觉心与污垢灭尽后之光明显现,皆指离开虚妄不实生死之相,所显现平等一味之实相(大光明大智慧不二)。磨镜实际就是磨去污垢,镜性本有之光明,不是从外面得来。污垢除掉,光明自然显现,离开虚妄就是真实。所以说“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众生之见,都是邪知邪见,真者,佛知佛见。

又《要解》云:“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注:如上喻中诸器皆不离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不得已强名实相。”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在哪里?从空间来说,虚空法界都是我们的心性,不能说,心性在内、在外、在中间,说在什么地方都是执著,都不对。从时间来说,前无头后无尾,也不能说,心性在过去,在现在,在未来,这都是执著,都不对。从颜色形状来说,不能说心性是青的,黄的,赤的,白的,长的,短的,方的,圆的,这都是执著,都不对。心性不能说是香的,有味道的,也不能说是有感觉的,是个什么样子,这些都是分别执著,都不对,为什么?万法皆空,了不可得,心外无法,但也不可以说是无;具造百界千如(一念分三界,过去、现在、未来,三界为总界,每一界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三成九界,九界加上总界为十界,十界每一界又分成十界为百界,百界每一界又分十如成千如),也不能说有。心性是离开一切缘分思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但也不能说在缘分思虑分别语言文字相外面,另有一个心性。譬喻说,种种的器都不离开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也就是说,离开六道二乘人种种虚妄不实之差别相,就自然契入中道即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进之,大光明藏。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万法,万法都是道,都是佛。离开一切虚妄之相,所以名无相,一切虚妄相中,还有个不生不灭,永恒常存之平等一相,所以无不相,不得已勉强称为实相。可见实相是我们当前一念心性(大光明大智慧齐现)之强名。我们一念心性强名为实相。

实相之宗旨,如上粗明。至于本经之体性,是否称为实相?下面说明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句经文正是六祖惠能大师的,我怎么没想到啊,大光明藏中,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没有生死相。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即是色空不二,真空妙有。又“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万法归空,空生万法,万法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大圆满啊。又“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即是把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成成所作智,把第六心意识转成妙观察智,把第七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把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八识转成四智是菩萨因地修行的事,还需要转,到了释迦牟尼佛时,只是恢复本来的面目而已。所以本经以实相为体性即是以实相为理体。

又明代遽庵大师云:“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大师说,琼林、玉沼等具体事相都是道,都是佛,都是实相;寿量光明,都是自性本具,都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寿如来。幽溪大师在《圆中钞》中曰:“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然则直显于心源,全彰于自性,顾何相之可得哉!此正无相无不相,相而无相之正体(即指实相)。”同修们,琼林玉沼,寿命光明具体事相,都是究竟坚固之相。都是妙明真心,都是自性本具,心外无法,了不可得。综合上面两说,我们的心性,充满虚空法界,光明照耀,永远常恒。一真法界,不在心性外。百界千如,都是我们自性本具。心清净则国土清净,国土清净就是我们心清净。无有一法在我们心外。本经所说,直接显示本心,全部显现自性。当相即道,相就是道,相就是佛,相就是实相。如《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实相全体随缘,作十方国土之依报生活环境,作十法界圣人凡夫之正报。作法身作报身,作自己相貌作他人相貌,乃至作能说之释迦,作所说之弥陀。能度之佛,所度之众生。能信之心念,所信之法门。能愿之娑婆,所愿之一真。能持之身口意,所持之光明真言种子。能生之观照般若,所生之一真法界。能赞之释迦诸佛,所赞之一真依正二报;都是实相正印(大光明藏)所印出来的,一切唯心造,都是真,都是道,都是佛,都是实相。由上可见,全经囫囵在一实相中,所以说,以实相为本经体性。

此段文字说明理体,应该贯彻下面诸法到底。譬喻依金作器之作字,一金作众器,众器不离一金;譬喻实相能随缘而作依正二报种种法,种种法都是真,都是道,都是佛,都是实相;所以都是实相这个正印所印出来的。这一段文字的理体,于一切大乘经典相同,都是以实相为理体。《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应该观察诸法本性(大智慧大光明齐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造出来的,唯有心真实。《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法所以生出来,都是自己的心所显现。《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一切法住在他应该住的位置,世间凡夫也是常住不灭。古大德云:“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山河大地,树木花草等万象,都是实相这个一法(大光明藏)所印出来的,都是不生不灭,都是无量光寿如来。都是此意。所以随拈一法,即是法界全体。以此而知,观照般若,也即是法界全体,本经也是这样,本体即是全体法界,所以以实相为本经之正体。

又《大经解讲义》云:“性相不离(大光明大智慧不分开);性相不二(大光明大智慧齐现);性相恒常(大光明大智慧二恒常);光智恒常(大光明大智慧二恒常);性相一如(大光明大智慧互遍互融);光智一如(大光明遍在大智慧中,大智慧依附在大光明中);性相一真(大光明一真,大智慧一切真);光智一真(大光明一真,大智慧一切真);性光无量(光明照耀充满虚空);相光无量(佛放大光明充满虚空法界);性寿无量(无量光无量寿);光寿如来(光明寿命皆自性本具);相寿无量(智慧寿命皆无量)。又云:“释迦与毗卢、弥陀,不一不三,明明是三,是多,多就是一,多佛就是一佛,如电视机荧光屏,显相就是三,就是多,不是一。不显相就是一,不是多,不是异,合起来就是不一不异。

以上两段文字,都说明实相本意,所以本经以实相为理体。

二、一经宗趣

经之所崇者,名之为宗。宗者,重要。全经之宗要。又宗者,修行之重要途径。所以知道,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所以在辨体之后,首先应该明宗。体是理体,宗是修行。体者,是所依靠之理性。宗者,是显现理体之宗。二者互为里表。宗是契入理体之重要修行,所以应该崇向。《香象心经疏》云:“言之所贵曰宗,宗之所归曰趣。”所说之尊贵叫做宗,宗之所归处叫做趣。又圭峰大师《圆觉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是心意识所归宿之处。”什么是趣?意趣、趣向,即是神识所要归宿之处。综上两说可以知道,趣者,是神识所归宿之处。所以依靠经之修行路线,神识最终所要到达之处所为趣。

《要解》曰:“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或者有人疑惑说,佛法主张无我,怎么说要信自呢?当知这个“自”字,不是那个有我相的妄我,而是离开一切虚妄不实之相的自性,即指一切众生本有的妙明真心,这是我们依教修行的归宿处所。所以《要解》开口便说,这心本非肉团心,这个心不是我们所说的心脏。现在科学已经证实了,一个人心脏坏了,可以移植另外一个人的心脏来代替。可见肉团心不是自心。《要解》又说,我的自心,也不是缘影心。缘影心即是第六意识能攀缘的心。此心只是能缘色、声、香、味、触,所生之影象,所以名为缘影心。为了说明自心不是缘影心,特引证《首楞严经》。此经是经中之王。此经说明此义。当年阿难多闻第一,能忆持十二部大经,但遇摩登伽之难。此时阿难十分震动,哀求佛请开示。佛问阿难:“以何为心?”阿难回答,佛方才问此心在内,在外,还是在中间等等,我用心来推测。所以“即能推者,我将为心。”阿难认为自己这个能推测寻思的心,即是自心。佛当时呵斥阿难说:“咄!阿难,此非汝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失去你的真心,即归宿处所),故枉受轮转。”佛开示阿难,你所说的心,那不是你的自心,那只是外界五尘所引起的妄想。它迷惑了你的真性。那个是贼,可是你把害自己的贼人,认作自己的爱子,于是使你失掉本有的常住真心,而冤枉地经受轮回之苦。《首楞严经》这段开示十分亲切重要,这是本经修行的宗要。《楞严贯珠》说:这部经讲“见道”“修道”“证道”。由于“见道”才能“修道”,由于“修道”才能“证道”,可以知道“见道”是关键性的第一步。“见道”之目的是显现真心,而它的最初方便是破妄心。今《要解》也是这样,向我们大喝一声说:缘影心不是自心。于是不再信任它,叫它靠边站(即是本经修行宗要),这才有希望恢复自己的真心(即是我们的归宿处所)。下云“竖无初后”,竖字指时间,真心在时间上,既没有开始,也没有末尾,即是没有过去、未来及现在,真心常住,三际一如,本无生灭,何时有前后?在生灭心中则有心、有念,就有生灭,一念生在前灭在后,便有前后。又现在科学界已经承认,过去是不可穷尽的,既不可穷尽,便找不到开头,所以它是无始。并且未来也是不可穷尽的,便找不到终点,所以是无终。再用一个圆圈来作比方。从某一点开始前进,最后又终止在这个起点上。起点便是终点,所以没有始终,即没有前后。世间的圆形只是一个粗浅的比方,佛教所说的圆,更加不可思议,所以说“竖无初后”。横指空间,我们的真心遍一切处。“横绝边涯”,即是常说的横遍十方。经云:“十方虚空生我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正显真心的广大无边。下面说“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不变者,本人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自性、真心、佛性、大光明藏等等,虽然终日随缘,轮回在六道之中,可是自己的常住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不变,不变十分亲切重要。

以上所说的真心(我们的归宿处所),凡夫在没开悟之前,是无法真实理解的。在当前的情况下,只应仰信。想到这是大觉世尊金口所说,所以我们只应尊仰敬信,不可怀疑。诸佛出兴于世,就是为了这样一件大事因缘:开示佛的知见,悟入佛的知见。人人本具的妙明真心,就是佛的知见(一切众生的归宿处所)。以下再引证一些经论来增加大家的信心。例如释尊腊八夜睹见明星大彻大悟时,开口第一句便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说,我们的本心,都具有如来(大光明)智慧德相(大智慧)。即是我们的归宿处所。又《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就是说,当前这个因地修行的心就是佛。也就是直指众生之心本来是佛。又如楞严会上,文殊大士赞叹观音的耳根圆通,指出闻性的圆通常。我们通过文殊大士的宝贵开示,可以知道自性的圆通和真常。首先说通:例如我们现在坐在佛殿里,殿外面的人物被墙隔断,我们看不见,但外面现在锯木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这就说明,耳根能闻的性能,不被墙隔断。能闻的本性叫做闻性。闻性不被隔断,说明闻性是通。其次说圆:我们说自心圆含十方,就可以先从闻性的圆来解释。经中,文殊大士说:“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例如我们在嘈杂剧场中,台上台下,前后左右,男女老少,种种音声,我们同时都能听到,都能辨别,一一分别明了。不用回头转脑,不用拨动开关,调正方向,一时都闻,一切都闻。可见闻性圆含一切,由此可知自性也是这样。再说常:我拍手一下,大家都听到声音,再拍一下,又听到声音,拍时便有声,不拍便无声,声音有生有灭,可是人的闻性没有生灭。声音灭时,闻性不灭,所以随时拍手,随时能闻。从闻性是常,可以知道自性是真常,不生不灭。从文殊大士指出的圆通常,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要解》所说,我们的本心(不是肉团心,也不是缘影心,那都是生灭心,即妄心)圆通常,即真心常住,所以没有初后;真心圆含十方,所以没有边际。自性随声音之生,而听到声,这是随缘;声音灭而闻性不灭,这是不变。由于自性圆含十方,所以十方国土都是自心中所现之物。我们目前虽因妄想执著,妄心作主,真心未能显现,所以“昏迷倒惑”。但是我们若能“一念回心”,依佛教诲,背尘合觉,深信切愿,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人们往生并不跑向远方,只是往生自心之中(即是本经归宿处所),所以决定能生。我们修行人应生决定信心,不可怀疑。这是信自,信自就是信自己就是佛。

净土宗修行念佛法门。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念佛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须集中摄在这句佛号上,不慢不驰。佛号从心中起而出于口,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妄想而安然入定(入在光明中),才能收到念佛的功效(见到诸佛)。这种口持耳闻的念佛方法,是最好的观照念佛法。因为耳闻即是心闻,心观照在佛号上,妄念自然不生。印光大师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言: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才能证念佛三昧。所以净土宗离不开观照。即是本经之宗。契入念佛三昧。即是本经之趣。

再讲禅宗。禅宗也离不开观照。禅宗要参一句话头,要起疑情,使全身心都要集中在话头的疑情上。疑情起时,笼罩着全身,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整个身心都凝到这个疑团里去了。禅宗把这比喻为吞了一个栗棘蓬,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于妄念剿绝处,猛着精彩,才有好消息到来,即是本经之趣。这就是观照,即是本经之宗。

再说密宗。密宗修行是身口意三业依靠佛身口意三密加持。身密,脚跏趺而坐,手结印不动。口密,嘴巴绵绵密密不停地持咒,而不可说话。意密,就是思想意念都集中在所持之咒上,如前面所说的念佛一样,口持心闻,即念即观,即观即念,这也是观照,即是本经之宗。密宗修行方法很多,有观相法,观本尊法等等,修行成功了,自己就是本尊,即是本经之趣。

综上所述,不但净、禅、密三宗是这样,可以这样说,一切法门都不能离开观照般若而得成就。由文字般若开始,领会了经文的义理,以起观照之用,进入到观照般若。随着观照功夫的深进,契入“无智亦无得”,证得实相般若,这是亲证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明心见性,亲自见到佛性了。所以,观照是学佛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能否修持成就,能否明心见性的关键。《心经》以观照般若为宗,以实相般若为趣,所以是成佛之指南针。

三、方便力用

方便力用就是说明佛经的作用、用处。每一部经都有它的作用,那么,《心经》有什么作用呢?教下讲是破三障:报障、业障、烦恼障。我们活在世上,所遭受到的一切灾难困苦,心内各种各样的无名烦恼,都是由这三障带来的。所以只有破了三障,才能度一切苦厄。下面我们把这三障具体地解释一下。

报障又分为正报和依报两种。什么是正报呢?正报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人的身体看起来大致相同,都长着头、胳膊,腿等,但是相貌、体形、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有的相貌端正姣好,健康长寿;有的相貌丑陋、难看,疾病丛生。甚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就夭亡了。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不同呢?“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遇和这个果报身,正是前世所造的业而感的今世果。这是一面镜子,看一看今世的果报身,就知道前世所造的因如何了。我们前世做的好事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体,端正的相貌,长久的寿命。反之,前世做了些恶业,今世相貌就丑陋,身体就虚弱,寿命就不长久了。

什么是依报呢?依报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个身体生活所需要的条件。有的人住房舒适漂亮,衣食丰富,进出交通方便;有的人住房拥挤、简陋,衣食不周,甚至衣不蔽体,屋不遮雨,饥寒交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悬殊差别呢?这也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所致。正报、依报都是根据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报。有的人说:“哎呀!我命好苦啊!我永远都是这样苦命了。”错了,因为因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都在变。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果又造因,因因果果,循环不已,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造的因不好。这一世造些好因,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因果就转变了,恶果转化了,时来运转,苦就少受了,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就会慢慢的由坏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反过来讲,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报就大。但若不做好事,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甚至做坏事,那么这个福报就会减少。一旦把福享完,则恶运就会接踵而来。所以,今世享福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好事善事,这个福报才能长久。 下面我们谈谈业障。什么叫业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事业的障碍。每一个人在做任何事业中,都免不了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阻力、挫折。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人,包括出家人,都是要做事的。出家人要修道、助道、弘法利生。在家人要工作,也可以弘法利生。因此,无论做什么,只要对大众有利,就要尽心尽力,好好的去做,尽力把事情办好,办圆满,这就是善。反之,如果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事情没办好,还出现了错误,甚至做损人利己的事,这就是恶。所谓人道者,就是过去世做了善事,即是持五戒之类,也做了恶事,善恶混杂。因为他们贪嗔痴俱全,只是份量少些,所以他们因中有善有恶,以至于办事时,不免会碰到棘手的问题,这就是业障。

顺便说一下“六道轮回”的问题。若贪嗔痴具足,而且份量重些,贪得无厌,人有己无就嗔恨,自己不及人家也嗔恨,不如意的时候就发火,贪嗔痴太深了,则下地狱;若嗔痴少些,而贪心很重,则是饿鬼道,贪火从口里喷出而不能进食;若贪嗔少些,愚痴得很厉害,则为畜生道;若贪痴少些,嗔恨心重,好争好斗,则入修罗道;若只有少份量的贪,多份量的善,则升天道。因此,我们要从六道轮回的生死流转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修持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样,办任何事,遇到任何情况,就会理事圆融无碍了。

第三烦恼障。因为前面的报障、业障存在,人在立身处世时,就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一旦不能称心如意,就妄想纷飞、胡思乱想、烦恼丛生、苦不堪言,这就是烦恼障。

根本的烦恼障有六种:

第一是贪,贪得无厌,要这要那,多了还要多,好上还要好,无有穷尽,没完没了。

第二是嗔,嗔恨心重,前面我们已经讲了。

第三是痴,贪与嗔来源于痴。痴就是执迷不悟,迷真认妄,迷恋于世上形形色色的东西,财、色、名、食、睡……,执妄为真,追求不舍。追求不到就嗔恨,欲望无止。倘若我们能明白,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皆不可得的道理,正如《圆觉经》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道世上一切东西都是空中的华,水中的月,都是有生有灭的假相,实际上并不存在,我们还去追求它干什么?不去追求了,还会有什么生死轮回的烦恼吗?所以说,痴是产生贪嗔的根源。

第四是慢,贡高我慢。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正确,什么都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一等,处处瞧不起别人。因有我慢的原因,就不谦虚了。不谦虚就不能受益,善意听不进去,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就不能进步。

第五是疑,疑惑不相信。疑是最坏的东西。我们知道,要证佛果必须修证。要想修证成功,第一重要的就是信。没有信,根本谈不到修证。净土资粮,第一就是信。不但净土如是,别的宗也是这样。没有信,怎么能谈得上修证呢?不信则疑,一疑就坏了,就不能全心全意去修持,就不能证得圣果了。现在的修行人往往疑法疑师,修了一个法,他们不问自己是否踏踏实实,不遗余力,勇猛精进地去修行,只修行了几次,就猜想:“哎呀!这个法灵不灵呀?是不是有效果呢?我怎么一点感应都没有呢?”比如念佛,没念多少天,就说:“我念佛了,怎么还是妄想丛生呢?”再说打坐,没坐多少座,就说:“我怎么妄念一点都没减少,反倒越坐妄念越多呢?”等等。比方说,要挖一个宝藏,知道金子埋在这块地下,才挖了几尺,深度还不够,就不耐烦了,“怎么还没见到金子呢?恐怕不在这里,”于是,换个地方再挖挖,还是深度不够,没见到金子,就又换个地方去挖。换来换去,挖来挖去,没有收获,总没见到金子。就是因为修行人没有信心,没有专一地深入下去,所以得不到宝藏。这就是疑法、疑师的过错。常常有人这样的猜疑:这个老师是不是有道行?这个老师传法好不好?或是议论,某某老师已经明心见性了,某某老师还没有明心见性,妄加判断。殊不知判断老师,须要超过老师才能判断。你自己还没有明心见性,你能晓得明心见性是怎么一回事吗?自己还是瞎子,以耳当目,听了别人怎么讲,自己就猜测、衡量别人,这是疑师。因为不信老师的原因,你就不能跟着老师学,老师传给你的法,你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去修行,你就无所证。所以,疑法疑师是坏事,是根本烦恼之一。

第六是邪见,不正之见。如常见、断见、拨无因果等,都是邪见。有人认为,死后上天堂得到永生,这是常,错了,还是搞六道轮回。有人认为,人活在世上才是有,一旦死了,一切都没有了,断灭了。错了,人死了,是血肉之身死了,死后神识有七个去处,所以,不是断灭,不是无有因果。还有人认为,显神通与明心见性是一回事,有了神通,才能谈得上明心见性,没有神通就不是明心见性。错了,神通与见性是两件事情。有神通的人,不一定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人都有神通,而且有大神通。又有些人误解了“烦恼”的意义,以为只有贫穷的人于衣食不周,住行条件差,迫于生活而奔波,辛苦劳动,所以痛苦烦恼不休。岂不知有钱的人烦恼比穷人更多。有钱的人烦恼虽然与穷人的烦恼不相同,不为衣食住行而生烦恼,但他们另有所愁,另有所苦。有这么一件事,讲出来,让大家知道有钱人是怎样的另一种烦恼。文革期间,有些工商资本家的资金房屋等被没收、冻结了。落实政策后,又还给他们。说起来钞票多了,富有了,应该享福了,得意了,不再生烦恼了。但是,有这么一家,退了几十万元人民币与房屋后,父母就把这些都分给了孩子们。三个儿子各分得十几万元,最小的是女儿,将来是嫁出的人,所以只分得几万元。小女儿看见几个哥哥都是十几万,而自己只有一个零头,心里很不满意。后来又分房子,三个儿子每人一统间,是大房间,而且卫生间、煤气灶俱全。小女儿分到后楼一间小小的黑屋,心里更不痛快了,越想心里越难受,悲伤地哭了,父亲见状,就教训了她一顿,她心中更来气了。吃饭时,她因哭得悲伤之故,气不顺,憋得回抽,一抽搐,手一抖,碗“啪”地摔碎在地上。父亲一看,啊!你还摔碗给我看,啪啪就是两耳光。这一打,更冤枉了她,悲痛之极,就上吊自尽了。父亲见女儿死了,心里很悲伤,也怨自己处理不当,闯了祸,心里苦闷,不多久也死了。同修,你们看,这不是有钱之后闯出来的祸吗?所以富贵人有富贵人的烦恼,并不比穷人少,甚至还要多;并不比穷人轻,甚至还要重。因为他们有了地位,有了钞票,就患得患失。他们不仅希望现有的地位、钱财不要丧失掉,还想多上加多,好上加好。那么,这其中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之种种精神上的烦恼就更为难言了。更有甚者,有了地位,有了钱财,贪心更重,欲望更浓,忘乎所以,不顾一切,胡作非为,花天酒地,狂嫖滥赌,以至最后走到倾家荡产或锒铛入狱的下场。不多说了。

天人也有烦恼。怎么会呢?天人不是在天上享福吗?但是天人享完福后,还是要死的。他们不像我们世间人,老了,发须白了,牙齿掉了,最后断气死了。天人头上都有花冠,花慢慢地枯萎,一旦枯死了,则天人也就寿终了。所以他们看到花枯萎了,就知道自己寿命不长了,到哪里去呢?还要受业力的支配。他们也很苦恼。六道众生都没有离开苦恼。

我们人活着,苦多乐少。有一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生就是一个旅程,坎坷不平的旅途上布满了各种痛苦的深坑。我们人,刚从第一个深坑里跳出来,在还没有落到第二个深坑之前,这段过渡时期还是乐,平坦顺利。当落到第二个深坑时,又如从前一样受苦了,到处碰壁,时时抗争,极力想从深坑中跳出来。一旦跳了出来,轻松一下。过了这段时期,又复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人,就是这样苦多乐少地走完一生的旅程。有的人遇到的深坑又多又深,所经受的痛苦就更是苦不堪言了。一般说来,这段过渡期的乐是短暂的,有的还未体会到乐的滋味,就又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人的一生归根结底还是苦啊!八苦交煎,苦不堪言。 佛说一切法,都是让人们离苦得乐。我们若能把《心经》的义理彻底领悟了,报障、业障、烦恼障自然就破除了。三障已除,一切苦厄也就消除了,人们也就离苦得乐了。这就是《心经》的方便力用。

四、藏教所摄

凡是体会研究经典的人,应当先知道,这一部经属于什么藏?在什么时间说的?判别属于什么教?由于这样的了解,有助于理解全经大义。同修们,一代圣教的判分,各家有不同的判法。选主要的说,有三藏、二藏、五时、二教、四教、五教。凡是解释经的人,必须首先判别说明。《心经》在三藏中属于论藏。在二藏中属于菩萨藏。在五时中属于般若时。在二教中属于顿教。在四教五教中属于圆教。这是《心经》在释尊一代圣教中的地位。

甲、三藏

藏,《大乘义章》说:经典能够蕴积文义,所以叫做藏。即是经典能够包含奥藏心髓(真空)文秘要义(妙有),所以叫做藏。三藏:一、经藏。印度语,修多罗,华语叫做契经。二、律藏。印度语,毗奈耶,华语叫做调伏。三、论藏。印度语,毗达磨,华语叫做对治。《心经》在经律论中,属于论藏。

乙、二藏。

《智度论》说:虽然求的都是解脱门,但是有自利利他的区别。所以才有大乘小乘种种差别。为了这两种人,所以佛才亲口所说,用文字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利文字语言,另一种是利他文字语言。二藏,声闻藏与菩萨藏。释尊一代圣教,虽然众多,但不出声闻菩萨二藏。《净影疏》引用龙树菩萨的话说:释尊灭度后,迦叶、阿难在王舍城结集的佛法经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在铁围山结集的大乘经藏,为菩萨藏。《地持》也说:释尊为声闻、菩萨修行出离苦道,得到解脱自在,说大小乘经藏结集为二藏。佛说声闻所修行的四谛法,为声闻藏(缘觉摄归声闻藏)。佛说菩萨所修行的六度,为菩萨藏。《心经》广泛演说权实大乘佛法,普遍教化众生的大道,所以《心经》为菩萨藏。

丙、五时

天台大师,依据《涅槃经》判如来一代圣教为五时说法。第一,最初开始,三七二十一天说《华严经》,叫做华严时。第二,次十二年在鹿野苑等地,说小乘法《四阿含经》,名阿含时。第三,在这以后八年之中,说《维摩诘经》、《大集经》、《首楞严经》、《大乘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等,批评错误的,不全面的,赞叹大乘宏扬圆教。广泛的演说藏、通、别、圆四教,均契合众生不同根机,所以名叫方等时。第四,又在以后二十二年中,说《大般若》诸经,名叫般若时。第五,最后八年中,说《法华经》,用一日一夜说《涅槃经》,六道、二乘、菩萨九界众生,都蒙受佛给授记,无论小乘、大乘,都做佛,这时叫做法华涅槃时。说《心经》在第四,般若时。

丁、判教

(一)四教与五教。古今诸师大德判别分类教相者,共有十二家,其中最有名的,有天台宗所建立的四教相与贤首宗所建立的五教相。天台宗建立的四教相名叫: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一者藏教,也叫小乘教。二者通教,通是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通上中下三根。三者别教,说大乘经典中的大乘法与小乘法不共,不相同。四者圆教,说佛、菩萨、缘觉、声闻、六道,十法界自在,圆满具足一切,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没有障碍的法门。贤首宗判教说,释尊一代圣教,千差万别,但主要的有五种:①小乘教。②大乘始教。③终教。④顿教。⑤圆教。①小乘教的特点,唯说人空,纵然说点法空,也不明显,没有把诸法实相说出来。②大乘始教,没有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不准定性一阐提成佛。定性一阐提的人,不信因果,没有善根。大乘始教,没说到大乘佛教的顶峰,只说到大乘佛教的开始。③终教,说中道妙有,也就是上上根性的人,定性一阐提的人,都可以成佛。才说到大乘佛教的顶峰,大乘佛教的末了,所以叫做终教。④顿教,唯说真性。不思恶,不思善,一念不生,当下就大彻大悟,悟了就是佛,迷了就是众生。没有渐次,百层大楼,一下就上到顶端,中间没有位次,快速啊,所以叫做顿教。如《思益经》说:得到说法正性者,正性就是顿悟,顿悟的人,不用从下一地升到上一地。《楞伽经》说:得初地跟得八地是一样,初地就是八地,说到底没有什么次地。⑤圆教,圆教包括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无碍,一切具足。所说的无量无边的法界,只有一个本体,称谓性,如大海,圆融无碍。一切法,性空相有,性空是无碍,相有是无量。无量的相有,是种种因缘所形成的,所以称为缘起无碍。相是相入,相与相互入,互摄、互照。就像帝释的宝网,网有千珠,珠珠放光,珠珠互入、互摄、互融、互照、一重又一重,无有穷尽。

(二)二教。前面的判教虽然有所不同,但渐教与顿教古今大德的意见一致。天台宗、贤首宗,也都用渐教、顿教而分为四教藏通别圆与五教小始终顿圆。《五教章》说:什么是二教?渐顿二教。始终二教是渐教,解与行都落在言说里面,有阶位有次第,有因有果,先因后果,从小到大,这属于渐教。离开言说,理体自性,立刻显现,解与行当下成就。不思善,不思恶,一念不生,当下就是佛,这叫做顿教。本经在声闻藏与菩萨藏中,属于菩萨藏。是为今生善根成熟的人说的,是顿教法门,顿就是快速,所以是当下成就的经典。怎么知道是顿?因为本经不是从小到大,所以知道是顿。

又如果根据贤首宗判别本经的教相,是极其殊胜。贤首宗用小始终顿圆五教,来判别本经教相,古今诸大德,虽然因为他们的根机因缘不一样,而文字语言有些差别,但实质相同。都说本经,不但是顿教,而且是顿中之顿。不但是圆教,而且是圆中之圆。《大经释》说:天台宗、密宗、禅宗等,都叫顿教,修行人,只要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断尘沙惑,证辟支佛,断无明惑,证法身大士。断几品无明,见几分法身,破几品生死,得几分不生不灭之相,这是渐教。但圆教包括渐教与顿教。本经是圆教,是权实二教,不但是圆教,而且是圆中之圆。圆顿法门,必须先开圆解,最低也是解悟,然后才能如理如法地修行。破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才能证到圆教佛。又本经是极专、极顿、极真、极圆之教。这是称性登峰造极之谈。是绝对而不是相对。是善恶不二,迷悟不二,凡圣不二,性相不二,一切法都是不二,不二法是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绝对不二法,是一佛乘,恢复自性法门,所以本经是极其殊胜的经典,按着这部经来修行,临命终时,决定成佛。

五、解释经题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众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朝共有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然与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分。玄奘、罗什两大师的译本不同,是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是常见的《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首尾两部分所占的比例过大,为了突出重点,所以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分,简单介绍如下:

甲、序分(证信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密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大比丘大菩萨都在左右。佛入了深明法门三昧。这时观自在菩萨也正在观照般若波罗密多甚深微妙之行,这时就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空幻。这时舍利子(即是舍利弗)依仗佛的加持,乘此威力敬问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若欲修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的人应该怎么样修行呢?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诉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这里就肯定了,是观自在菩萨答复舍利弗的话)近代中日的著作中,有人根据《大般若经学观品》中,世尊所说有与本经几乎全同的文句,就主张《心经》也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心经》的首尾乃是后人所增添。此说不敢认同。佛说与《心经》一致,正表佛佛道同,而且古译中有首尾占绝对多数,西藏经本也有首尾,怎么可以都看成妄作。而且古德对经文极为尊重,妄以己意编造经文,实为戒律所不允许啊。而且流通分中复有世尊赞叹印证观自在所说之文。所以不应该看成是伪造。

乙,流通分(结尾)。观世音菩萨说咒之后对舍利子说:“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行深妙般若波密多。”于是“婆伽梵”(就是世尊,就是佛)释迦牟尼佛从三昧起。出定后就告诉圣观自在菩萨说:“善哉!善哉!”两个善哉重复说,表明世尊非常赞叹。佛又说: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来证明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话,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这是世尊由衷的无以复加的证明与赞叹。我国唐代禅宗祖师证明人的开悟时说,如是如是,汝如是余亦如是。这就是以心印心。“如汝所说(就像你所说的)深妙般若波罗密多应如是行,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佛证明了,深妙般若波罗密多就应该这样做。一切如来都欢喜赞叹,都跟你一样做。释迦牟尼佛说话后,“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及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最后舍利子、观世音菩萨、和他们的眷属(道友弟子)、天、人、和会中的天龙八部、阿修罗等,和一切世间的修学道众,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无法形容的超越一切世间所有的安乐与欢喜。所以叫做大欢喜。向佛礼拜辞去,大众感受佛恩,感恩便要报恩,于是便宣扬赞叹本人所见闻的般若妙法。把从佛所听到的向具有根器的人传播,这才是真的恭敬。

(二)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我们念诵这部经,是玄奘大师蒙一位神僧亲授的本子。经过是这样的: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觉到有些经典翻译不够好,他想去印度找原本对证一下。但是李世民觉得大师是国宝,不愿他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不肯放他出国。用现在的话,他就偷越国境,私自出国的。出发时约有三百多人随从,但因他没有得到国家的批准,所以困难重重,回国时跟着的人几乎死光了。可见是十分困难的。途中走到一个地方,他正赶路,突然听到有人呼叫的声音,他找到庙,看到一个人生病了,长了一身癞,正在呻吟。他就给他医治,本来他要赶路去取经,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经的事暂时搁一下,照顾这个病人。这个病是传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顾他。他把这个病人照顾好了,病人感谢他,就送给他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大师就一路念这本经。念经免难有很具体的实况,一次走到一个河边上看到很热闹,正是外道婆罗门举行祭祀的时候,当时印度有九十五种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蛮的。这种外道就是很野蛮的,他们相信河神,并且每年拿一个活人扔到河里,就像中国的河伯娶媳妇一样,都是极端迷信。这时玄奘大师碰到他们正是他们举行祭祀,而且已经指定了一个人,要把这个人扔到河里去,这个人有家眷,他要与家里人死别。自己也哭,家里人也哭,正在这极度悲伤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外国人——玄奘大师来了,就决定把这个外国人送到河里祭祀,家属都很高兴,把玄奘大师用绳子捆起来,要把他往河里丢。他这个时候看到大众无法理喻,也就无话可说了,只是有个要求说,我们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经的,你们送我祭神我也没有办法,你们让我念念经好不好?死之前想念念经,大众说好吧,你念吧。他拿起《心经》就念,念到第三遍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这些人害怕了,忙说,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得罪,赶快把他放了,并且给他磕头。于是玄奘大师非常感谢给经的和尚。等他取经回来,走的是原路,不但这个和尚没有了,就是当初那个庙也不见了。于是就更感觉当初所遇不是世间的凡人。这是《心经》到玄奘大师手里的经过。玄奘大师翻译的是这部经,我们念的也是这部经。玄奘大师得到神僧传授本经,一路消灾免难,证明《心经》威力无穷,般若妙力不可思议,更重要的是显示了经中般若妙义无上尊贵不可思议。 以下步入正文。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三)解释经题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常念的《心经》经题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括弧中的“摩诃”,见余译。“摩诃”就是大、多、胜三方面。意义很多,往往就不翻译了。“大”不是大小的大,就是说这个道理是极其究竟、彻底、离开我们世俗的相对的这些概念。这是一个绝对的大,不是相对。这个房间与楼相比,楼大。楼与整个小区楼相比,小区楼大。世间上哪有什么大小。小的就是大的,大的就是小的,都是相对的。但这个大不是比较的,而是绝对的。“多”、“胜”也都是这样。

“般若”,这是梵语,即是印度语。印度人自称是梵天后裔,所以他们的语言,称为梵语。我们可以把摩诃般若翻译成大智慧。这都是很勉强说,因为翻译成我们的话,都是表示不足之意。翻译成智慧就很容易和汉文的智慧这个名词相混淆。我们常说的智慧,再说明白一点就是聪明,再一混变成伶俐。世间上这种聪明伶俐成了智慧了,恰恰相反。世智辨聪是我们学佛人的八种障碍之一,跟聋子瞎子神经病是一样的,成为学佛的障碍呀!这样的混淆就失去了原文的意思。经中的智慧,是一种怎样才能够了悟实相,契入实相,证入实相的大智慧。实相是什么?我们能够了悟,不但能够了悟,而且能够契悟,能够证悟。也可以这样的说,实相就是佛知佛见,就是大光明大智慧不二,所以《法华经》说,十方的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只是为了一件大事,一个大的因缘,所以出现于世。什么大事?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就是开示悟入大光明大智慧不二,就是要向众生开显佛的知见,宣示佛的知见,众生听到这些开示就能开悟明了佛的知见。入佛知见,就是契入、证入。众生本来是六道、二乘人的知见,所以大事因缘是什么呢?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佛的知见,我们就从我们凡夫的知见逐渐的,有的快,有的慢,快就是顿法,慢就是渐法,把我们原来六道、二乘的知见舍弃了,换成了佛的知见,即换成了真空妙有。般若是什么?就是这样的智慧,我们能够明白、了解、悟到佛的知见是什么,然后就做到、证实到佛的知见。譬喻说,佛的思想(当然佛不是思想)成了我们的思想了。不是一个勉强的,这个事情就像要追随一位领袖,要把领袖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那我们就自然地忠实地接受领袖的教导。现在要比这个例子更进一步,是佛知佛见,佛之所知,佛之所见,把佛的知见换成我们的知见。而佛的知见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只是我们现在迷惑了,所以成为众生知见,众生知见都是两边上的事。般若就是这样一种智慧,不是一般的聪明伶俐。我们能拿诺贝尔奖,能写出多少文艺作品,这都不是般若。

般若一体有三义:1.实相般若。2.观照般若。3.文字般若。1.实相般若是观照般若与文字般若的本体,实相不是有相(真空),不是无相(妙有),不是非有相(妙有),不是非无相(真空),不是也有相也无相(不分别执著妙有真空),永远离开一切虚妄不实生死之相。可是体性不空(真空不空具足一切),遍为诸法作相(真空显现正报依报无量差别相),具足过恒沙等等性德的妙用(讲经说法教化无量众生)。六度万行都是本性所具所起(大光明中本具大智慧)。2.观照般若从实相之本体而起照用(大智慧之相在大光明之中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照时仍是寂然不动(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仍然是不动妄心)。3.文字般若如实显示本体与观照(文字般若是如实的说明本体与观照的作用)。以上三者即三即一(实相观照文字即是三是多,多即是一是本体)。实相是观照与文字的体(观照与文字都在实相本体中显现),观照是照实相照文字(佛放大光明是照真空妙有,照一切大乘经典)。文字是表达实相同观照(文字般若是表达体相用)。学人从文字般若入手(修行人应该从各种大乘经典下手),而起照用(而起观照作用)。一旦契悟(一旦摸到开关),入于实相(契入真空妙有)。实相是体(是观照般若与文字般若的本体),文字是相(是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的显相),观照是用(是实相般若与文字般若而起的作用)。三般若体相用(如宝珠从体放光,光中显相,相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皆作佛)。

般若二字翻字不翻音,字是华文,音是梵音。又古来五种不翻译中,庄重不翻译。一名多含不翻译,如婆伽梵含六义等。二秘密不翻译,如神咒等。三庄重不翻译,如般若等。四顺古不翻译,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五此方所无不翻译,如阎浮提等。

般若二字有三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此卷经中,所有文字,都解释观照功夫,而契入实相妙理,所以也应该称谓般若。依靠此般若能出离六道生生死死。观照般若。观照真谛大光明俗谛大智慧,依靠真谛大光明成就俗谛大智慧,全俗谛大智慧就是真谛大光明。不二而一,真谛大光明,二一而不二,大智慧,大光明齐现即是一切法不二。如本文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无妄心即是五蕴都是大光明。五蕴诸法,代表一切法,是照俗谛,俗谛就是大智慧。一一皆空,即是色受想行识都是大光明,这就是照见真谛。真俗圆融,大光明遍在大智慧中,大智慧依附在大光明中。空有无碍,大光明大智慧无有障碍。依此般若,依靠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得入第一义谛,契入中谛(佛眼),这是诸佛如来的境界。

实相般若,真空妙有,即第一义谛,就是中谛。无相,大光明,无不相,大智慧,是名实相,这是实相。何谓无相,无一切虚妄之相,除灭一切生死之相。何谓无不相,具足恒沙称性功德之相,具足恒沙自性本具功德之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凡是六道二乘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相,皆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若见诸相非相,若见种种差别相都是大光明,即见如来,就是见如来。见诸相非相,见种种差别相是大光明,即照见五蕴皆空也,即是照见色受想行识都是大光明啊,即见如来,就是见到如来,即实相法身理体显也,就是实相法身佛住在常寂光土啊。

一切众生,皆具实相般若,皆当作佛。若无观照般若之功德,则如来智慧德相埋没在五蕴之中,此经以观照为修行之宗,所以我说是成佛指南。我们应当知道,实相般若并非他物,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是我们的妙明真心。此心虽然众生同具,然则大都皆迷,若不回光返照,何以破我法二执,而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啊。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说,无论何宗,何法门的修持,都离不开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学佛成道唯一途径,是能否明心见性,能否修持成功的关键。但是,初修持者往往理解不了观照般若,不知从何下手,往往以肉眼观看一切,以妄想分别一切。结果是认妄为真,被境所迷,随境而转,堕于烦恼中而不自在。观自在菩萨由于修持耳根返闻自性功夫,照破物、我、法皆入如来藏,了达本来面目,亲证了实相般若,断除了我执、法执,了却了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从而得大自在。所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种用耳根入观的方法是修道最容易成就的妙法。佛在《首楞严经》中也说,观自在菩萨由耳根修起,观于闻性,这种观照般若修行方法,是最适合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修行的法门。我们若能明白观自在菩萨修行方法义理,依之实行,是最极容易收效的。大家若能把“观自在菩萨”这句经文的义理弄清楚,就等于明白了《心经》的真正意旨所在,就真正得到《心经》的殊胜利益,从而受持《心经》,得大受用,大利益了。

“波罗密多”是印度语。可以译为“彼岸到”或“度”(即是六度之度)。生死岸中很苦,这一生变人身。不信佛的人来生保持人身很难。我们学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都具足,或在佛道里要守五戒,若不达到这个水平,人身保不住。信佛的人很少,具足仁义礼智信的人也是稀有的,既然稀有,就是说来生能变人的人很稀有,所以很苦。变畜生,落汤的螃蟹在锅里被活活地蒸死。鸡猪羊等等动物,都得被杀。并且子子孙孙注定了都是被人吃的。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人吃掉,但猪等就注定了。变成鬼就更苦了,鬼比动物还苦,喉小腹大,口中吐火,不能饮食。重罪的鬼判入地狱。鬼在地狱中是极苦的,一日之中生死千万次。六道中比人好点是阿修罗。阿修罗很聪明,很能干,很有神通,但是他心不纯、不善,他嫉妒。一类是皈依正法作护法,是好的。还有一类嫉妒释迦牟尼佛,总想破坏。怕人皈依了释迦牟尼佛减少了自己的信众。这类阿修罗嫉妒障碍,破坏佛法,死后堕地狱。六道中最高是天界。外道想升天,但升天还是在六道里。外道以升天为解脱,佛教以升天为堕落。因为本来是佛,现在跑到天界去了,还是没出六道,早晚有一天转入三恶道,很可悲。不能因为眼前的小利益,认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未出六道早晚还会变猪,变鬼,下地狱,所以在六道中同处于堕落。这是此岸,指六道生死轮回。诸佛以大智慧,勇猛修行,觉悟正道,永离苦趣,证入涅槃,不生不灭,这是彼岸,指一真法界。一切都寂灭了,即是万法都归如来藏了,就能得到真实的乐。所以佛菩萨是常乐我净,所以涅槃是彼岸。中流是烦恼流。为什么我们渡不过去?烦恼无尽就渡不过去。能越过这些烦恼就到彼岸了。到了彼岸,就是从生死这一岸,到本自不生也就不灭,常乐我净,寂灭为乐,圆满无碍的境界,称谓彼岸。

又“波罗密多”是梵语,是音译。“波罗”译为彼岸,“密”是到,“多”是上,即是到彼岸之上。这是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众生纷扰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轮回,八苦交煎,苦不堪言。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要成大道,要成佛,就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离开两边,契入中道,成为真子,到了命终,就到彼岸,这是波罗密。但是到了彼岸并不算究竟,因为还住在法船上,只有弃除法船上岸,到了彼岸上,才算究竟。即是成佛。“波罗密多”原来直译为“彼岸到”,现翻成“到彼岸”。所以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心”,经题中“心”字的涵义有两个:一个是中心、心要与核心的意思。佛说法一共四十九年,说般若二十二年,几乎用了一半的时间,足见般若的重要。经中说:“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盲,般若为导(又云般若为目)。”般若经很多,《大般若经》六百卷,而这部经最短,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如同般若中的心,心是中心的意思,心要和核心的意思。例如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的核心,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而《心经》是般若经典的核心,所以称为《心经》。二者,心是指当人的本心,人人都有一个真心,但我们现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盖。现在这个我是妄我,不是真我。我们现在不真实,我们在上当受骗,我们的真心,释迦牟尼在成佛的一刹那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任何一个众生,不但在座的你我,任何一位,就说飞的苍蝇,小小的蚂蚁,以至于堕地狱的鬼,都有和佛一样的光明,和佛一样的智慧,和佛一样的德相。这是我们的本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那个心,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的妙明真心,这一点是我们学佛的最重要的信念和基础。要相信自己的心,这是释迦牟尼成佛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对于这一句话不相信,虽然能信佛说的其他的话,我们就没信到根本上,而是信了一些枝叶问题。要相信这个心。佛接着说:“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我们有了这个心,为什么没有佛那么大的功德与神通妙用?就是因为有妄想有执著,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所以就不能证得。所以佛教的一切经典,一方面显明这个真心,叫我们恢复本心。另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扫除妄想邪见。去掉一切妄,我们本有的真就自然显现。所以跟道教不一样,道教叫九转丹成,炼丹,修婴儿,一次又一次的屍解,要修出一个什么,证出一个什么来。佛教是我们本来就是佛,众生只是错了,只是睡着了,正在做梦,种种颠倒,我们把梦醒了,叫醒我们,一醒就完事了。“如梦幻泡影”,在梦中被老虎吃了,何须找人帮助打老虎,只要拍醒我们就没事了,本来没有老虎嘛。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都有本心,我们的修行方法也就如此,不是真把老虎赶走,赶走老虎干什么?老虎是虚妄的,梦中才有老虎,醒了,什么也没有,原来是个梦。所以这个才是般若之心,有了般若之心,自然契入真心。

这个“心”字在《金刚经》中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如是生清净心”。“应生无所住心”。在《观经》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上两经中的“心”字,即是本经经题中的“心”字。蕅益大师在《心经释要》中说:“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既然我们当前一念小小之心就是三般若,足见一切般若经典和一大藏教都是显明当人各个的自心。而《心经》正是一大藏教的核心,所以直截了当称为《心经》。大师又说:“实相般若……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观照般若……照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文字般若……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只是一心。此理常然,不可改变,故名为经”,大师开示精妙绝伦。《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当人本心与佛无有差别,若能了达现前之念就是实相,也就了达当人之心就是佛心,心佛两者毫无差别。若能了达当人之心就是实相般若,若能观照现前一念,虽是水上生波,但全波就是水,凡有动念皆是实相,这就是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只是显示本体与照用,显明当前一念就是实相。

又什么叫做“心”?“心”字的解释可以分为好几种。第一种是指“肉团心”而言。也就是指我们五脏内的心脏而言。心脏本来是主持人身血液循环的机关。从前人人以为它是主持思想的。但是现在的科学家,同我们学佛的人都不承认这种说法。科学家以为主持思想的,是“脑”不是“心”。但是这部般若《心经》的“心”字,不是指心脏,也不是指脑髓。第二是指“思虑心”而言。思虑心在梵文为“末那”,为八识中第七识。是“意”字之意。也不是《心经》的“心”字。第三种是指“集起心”而言。所谓“集起心”者,以其能集积许多种子,而生种种现行法,所以叫做集起心。其实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法相宗所说的“万法唯识”,就是指他而言。但是还不能说是《心经》的“心”字。第四种是“真实心”。就是“常住不变真心”,“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也就是真如本体,如来智慧德相,妙明真心。这个心“不在心,不在脑。”不在中间及其内外。其实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佛家说“一切唯心”。“万法唯心”。“十法界唯心造”。就是这个“心”。首楞严经说:“七处征心不得”。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过现未三世不可得心。二祖慧可觅心不得之“心”。《起信论》“一心二门”之“心”。都是指这个心而言。这个心是万法的根本。所以佛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世界上万事万物,小之吾人“思虑心”所思所虑之法。集起心所集所起之法。乃至山河大地。虚空万物。无一而非此真实之心所显现者。所以说“一切唯心”。更殊胜者,一真法界,如来智慧德相,也是此真实之心所显现者,所以说“十法界唯心造”。要明白这个“心”,才可以说是“明心”。要能亲见这个心是什么样子,才可以说是“见性”。然后才可以说渡生死流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了。

“经”。梵语修多罗,直译线,义译为契经。经者,一者契理,理者,实际理体即大光明大智慧齐现真境。二者契机,机者,众生根机兼指时机,时机因缘。所以契机为切合众生接收水平与时代要求。今为省文略去契字,但说明经。经具贯摄常法四义:贯则如线贯珠,贯穿所说的光明智慧,应该知道之义,令其不散不失;摄则摄持所应度化之众生,都得到度脱;常则古今不变,三世不变之真谛(光明智慧不二);法则远近同遵,十世同守,一切菩萨皆依此法,到达如来果地。《大经解》云:“经者,梵语修多罗,直译为线,义译为契经。契者,一者契理,理者,实际理体也(大光明大智慧齐现)。二者契机,机宜(适合)众生根机也,兼指时机(适合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一切众生的根机),时节因缘也(根据时代要求,生活环境,因缘成熟程度,接收水平,进行教化)。故契机者,切合众生水平与时代也。今为省文,略去契字,但名曰经。经具贯、摄、常、法四义:贯则贯穿所说之理(大光明大智慧齐现);摄则摄持所化之生(指众生);常则古今不易(大光明大智慧二恒常);法则远近同遵(世尊一代圣教,不准后人改变)。上述四字,可尽经字之义。”“经”是通名,“般若波罗密多心”七个字是本经独有之名,称为别名。

五重玄义第一解释名题。诸经立名,不离人法喻这三个要素,或单一或复合(组合)可得七种经名方式。单一要素为三,两种要素组合为三,三种要素具足为一,共七种经名,见下:

单一要素立名共三种

单人 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是人 无法喻

单法 大般若经 般若是法 无人喻

单喻 梵网经 梵网是喻 无人法

复二(两种要素组合)共三种

人法 文殊问般若经 文殊是人 般若是法 无喻

法喻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是法 心是喻 无人

人喻 菩萨璎珞经 菩萨是人 璎珞是喻 无法

具足人法喻一种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题中佛字表此土果人;无量寿是彼土果人,所以题中具两土果人。庄严清净平等觉七个字是法。大乘二字是喻。乘者,车之意。此经可运载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往生宝所。如《法华》之大白牛车,所以用大乘(一乘)为喻。可见经题概括很深的意思,古云:“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意。”有智慧的人看见经题,这个经的全部意思也就知道了。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第二卷

贰、解释经文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这是大士的两个名号。《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正好昨天来了一位朋友,他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常念观世音。他开飞机突然出现障碍,在非常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如何的操作,他完全照着做,结果平安降落。所以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时时处处救护一切苦难中的众生。这个人的母亲念观世音菩萨,就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我们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功德福报都不可思议。哪怕平时不念佛的人,在危难之中,临时抱佛脚都有用。只要我们肯念,就会有明显的感应。念公大师在他的《心经略说》中说:“我们这个莲华精舍有一个同学,他是留学生,从美国回国不久,结婚了。一次坐飞机,觉得今天的飞机很不平稳。等一会儿就看见驾驶员从驾驶舱的门里出来了,向大家宣布:今天飞机的机械出了故障,我没有本事使飞机到达目的地了。所以大家你们各自决定吧,愿意跳伞的就跳伞,愿意如何的从便,总之我是没有办法了。说完了,他就回到他的驾驶舱。全舱的人先一听很意外,思想还没转过来,等思想一转过来一片哭声,命在旦夕。这个留学生说,当时第一念是知道这事危险了,心里想的倒不是自己怕死,第一想到的是新婚的爱人和孩子。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刚结婚,孩子还小,先动了这一念。再动一念是什么呢?他突然想,我们中国不是说有菩萨吗!当时思想活动就是这样,一听这话知道是要死,首先想到老婆孩子很可怜,再一想中国有菩萨,就念起观世音菩萨来了。他虽然不信,可是在这种生死关头的念,往往比平常在佛堂里念要恳切。只是一片求救的心。念着念着,他就看见观世音菩萨现身了。他就大声喊,说:大家不要哭,你们哭没有用。他就把自己的事情一说,我已经看见观世音菩萨了,决定是有,我们大家一块儿念。这时大家一想,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别的出路,大家就念吧。所以全舱就都念了,念念,大家不知念了多少时间了,就一心去念了,念得很诚,很专一,也很自然,渐渐觉得飞机平稳了。很平静,很平静,大家闭着眼睛不知道,只是一心的念。忽然接飞机的人把舱门打开,来接他们了。到了!大家喜出望外。飞机已经着陆了。驾驶舱的门不开,别人把驾驶舱打开,看见开飞机的人昏死过去了,他穿的飞行服都汗透了。当然有医生急救了。他睁开眼睛第一句话,你去问后舱的客人干什么来着?今天我是绝对没有办法把飞机着陆了,不知他们做什么了。机场人问客人,你们在后边干什么哪?他们说:我们在念菩萨。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所以《大乘无量寿经》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很多很多证明,有许多事情甚至超过古代的《观音灵感录》,我知道的很多,但没有时间去写,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把这些写下来,可以写很厚的一本书。这都是很直接的,不是辗转道听途说的。

本经大士名号是“观自在”。“观自在”表示观照般若已经自在无碍了。再者,观什么呢?莲公大师云:“观自,身体是自否?那是假的。”所以要观真我,即是观自性,自家的主人翁在不在,是不是在做主,是不是被妄心所蒙蔽。大师又云:“如不知观自己,不知自在不自在,则不能算入门。”你还没入佛门,是外道。“菩萨”全名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萨埵是有情,合起来是觉有情。把菩提萨埵简化称为菩萨。所以看见名字就知道,不但自利更要利他了,不是自了。蕅益大师云:“智契实相则自利满足,智宣文字则利他普遍,故名菩萨。”用大智慧契入真空妙有,又能普遍的教化众生,这才是能行般若波罗密的人。

又圆瑛大师云:“观字应读去声。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无妄心为观)。即是以自心本具般若妙智。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我法二执(我与万法皆空)。自在者,即智照无碍(用大智慧观照十法界无有障碍)。观有不著有(六道)。观空不著空(二乘)。心能转物(慧眼见真)。不随物转(法眼清净)。空有无碍(佛眼具足)。得大自在(我为法王)。一切众生。不能起智观察(不能用大智慧观察万物)。但用眼观(但用妄心观察外境)。所以被境所迷(所以被六道外境所迷惑)。为物所转(五欲六尘所迷惑)。心有挂碍(留恋娑婆)。不得自在(六道轮回)。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前面说了,在法会上释迦牟尼佛入定,观世音菩萨也在行很深的般若波罗密多。“深”就是深浅的深。加一个“深”字就分别于小乘也能修习的通(天台宗通教指大小乘相通之道)般若,而是只有大乘才可以明白入手的般若。唯有大乘行人才能信受奉行,所以称为深般若波罗密。

又行即是菩萨因地所修行清净之法,用耳根功夫,反闻闻自性。深者,一门深入,入到没有妄想,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一时清净。般若是三德之一,由自性法身德自然流出般若报身德,般若报身德起作用,便是解脱德之大用。行深般若即是以大智慧照耀虚空法界,虚空法界即是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如摩尼珠,珠体放大光明,大光明流现大智慧,大光明大智慧齐现,即是入不二法门。

在修行深般若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照”即是观照般若之照。“蕴”是蕴藏,遮盖之意。我们刚才说了,人人都有佛性,为什么佛性不显现呢?就是被五蕴给遮盖住了。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蕴是物质这方面,一切万物,凡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觉,以及意所想到的东西都是色蕴。受蕴,例如,我们现在看见了电视机,看见有一个东西,这个就是色蕴,我们一看,脑子就有领受。内心起一种领纳的作用,来领纳乐境(乐受)、苦境(苦受)、不苦不乐境(括受)。想蕴就是种种思想,当内心与外境接触时所引起的思想活动。如了解与联想,综合与分析。行蕴就是我们这个想是念念不断的,念念想就是迁流之意,这是行蕴。识蕴就是我们能够了别,认识。例如上述电视机发出声音。人们最初只听到声音,随即就知道这是声音,这是耳识,同时传达到意,能分别了知这是电视机所发出的声音,这就是意识。意识是了别,这个了别的念头相续不断,似水长流,前浪后浪滚滚不停就叫做行蕴,所以行蕴以迁流为意。至于受蕴,当听到悦耳顺心之声音就欢喜,听到刺耳违心之声音就烦恼,所以它以领受为意。受想行识四蕴属于心,因为心、身两方面,心上的障碍更多。所以五蕴里,四个说的都是心,都是精神方面的,只有一个色蕴是有关物质方面的。五蕴都遮盖我们的如来智慧德相,是妙明真心的障碍。

“照”,无妄心叫做照,有妄心叫做想。我们也念《心经》,也能讲经,法师也能说五蕴皆空,但是并没有度一切苦厄,因为我们不是照,我们是有妄心叫做想。观自在菩萨是照,他能照见五蕴皆空。照的意思是离开我们的妄心。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根头发也不会照错,丝毫不爽。为什么?因为镜子没有分别,没有爱憎,所以就不留痕迹。照相机的底片照了一张,再按一下就不行了,为什么?留下了痕迹,再照就重复了,就毁了。镜子没有这样的事,照一千次,一万次,都是一点儿也不会错的。因为它是无妄心,所以没有留下痕迹。我们照镜子,东西没来的时候,他不会来迎接,东西走了以后,马上就不会留一点痕迹。这是因为镜子没有取舍,没有爱憎,也不是说白种人来了就多照点优点,黑种人来了就少照点优点。镜子无妄心,所以照的清楚,这叫做照。用来粗浅的比喻观照般若。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蕅益大师云:“五蕴无不即空假中,四句俱离,百非性绝,强名为空耳。”也就是说,五蕴之中没有任何一蕴不是空谛、假谛、中谛。提出五蕴皆空,这是空谛(大光明),但有五蕴的假名,这是假谛(大智慧),两方面合起来,即空即假,便是中谛(大光明大智慧不二)。因此他们也就离开了“有”(六道)、“无”(二乘)、“非有非无”(法眼清净)、“亦有亦无”(慧眼见真)这四句。既离开了四句,便自然不堕百非,现称他为空,这是勉强之说。实际应说是第一义空(佛眼具足)。

又菩萨照见五蕴,一一皆空。不仅无相(精神)之受想行识是空,即是有相(物质)四大和合之色身也是空。四大者,地水火风。四大是人与物质身体之本,一切皆由四大和合而成。如现前桌上的花瓶,先由地大之土,再由水大成泥,方可为瓶,用火烧时必加风力,才可以成为花瓶。人的身体也是由四大合成,皮肉筋骨属于地大,精血痰泪属于水大,周身暖触属于火大,出入气息与运转属于风大。四大和合皆是虚妄,这是出生,四大分离,皆是虚妄,这是灭亡,所以出生与灭亡,都是虚妄不实。人若死时,风大先散,怎么知道?鼻中无气息,手足不运转。然后,则火大散开,周身冷触,若不火化,水大必然流出,地大之皮肉先化,筋骨而后灭,到底成空,这是浅近之空理,说给凡夫听的。究竟现在世界众生,五蕴之法,犹如梦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众生不觉悟空者,因为没有般若智慧光明照耀,妄生执著,如梦中执著梦境为实有,梦境岂不是当体就是空吗?如果这种譬喻,还是疑惑,谓现前世界众生,不是夜间梦中所见,乃是白天大众公共所见之境,这怎么能相比呢?这种说法正是梦话啊。当知一夕之梦为小梦,一生之梦为大梦。不觉悟之人,都在梦中度日。古人云,大梦谁先觉,即是此义啊。一旦觉悟了,则般若智慧光明照耀现前,无我相,则色蕴空了,无我见,则受想行识四蕴空了,身心世界一一皆空,即是都归如来啊,学佛成功了。

“度一切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穷困疾厄。苦有各种各样的苦,基本的,人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都是苦。在母胎的时候很苦,出生与刚降生的时候很苦,这是生苦。等到老了,跟老年人谈话,也就要诉苦了。美国人说,儿童像在天堂,老年人像入地狱。这儿有病,那儿酸了,吃东西也不行了,听声音也费劲了,行走也不方便了,甚至脑力也衰弱了,好多年轻时能享受的,这个时候都享受不到了。这是老苦。还有病苦,“病来方知健是仙”。可见一生病便不是神仙而是受罪了。死更是苦,说我难受得要死,那就是说,死是最难受了。而且,还不是一次的死,而是生生世世的死,太可怕了。佛说如活的乌龟,把它的壳儿扒下来;一条活的牛,把它的皮剥下来,人的死所受的痛苦也是这样。在生老病死四苦外,还有怨憎会苦,这个人就是对我有意见,怎么也不行,偏偏碰到一块儿,或做我们的上级,或做我们的朋友,或做我们的邻居,甚至于成为我们的眷属。为什么现在的人离婚的这么多?这是怨憎会,与别人都很好,与自己就是要吵,这是一件很苦的事。有的人一生怨憎相会,所碰到的都是不如意,到处都有人事问题,到处都很苦恼,非常苦。这是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我们最喜欢的人,最相爱的人,偏偏要别离。所以生离死别,死别当然是最后一次,但生离的情况大家都会遇到,相爱的人偏偏要别离。这是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管是谁,总会有一件事是求不到的。例如成吉思汗,有那么高的武功,什么敌人都被他打败了,但他也有求不到的事情,他想求不死,找了那么多的道士,最后给他做了一个结论,求不死是不可能的。求不得苦,终有求不到的。五蕴盛苦,这是一个根本苦。色受想行识这五种东西荫盖了我们的自性,它很盛,使我们的如来智慧德相不能显现,因此我们有烦恼,这是苦的根本。所以称为八苦,八苦交煎,苦不堪言。

又慈云忏主开示此土娑婆彼土极乐修行难易有十种,今用苦乐对比来说明。一、此土娑婆有不经常见佛之苦,彼土极乐但受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二、此土娑婆有不闻说法之苦,彼土极乐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三、此土娑婆有恶友牵缠之苦,彼土极乐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四、此土娑婆有群魔恼乱之苦,彼土极乐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五、此土娑婆有轮回不息之苦,彼土极乐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六、此土娑婆有难免三途之苦,彼土极乐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七、此土娑婆有尘缘障道之苦,彼土极乐但受自然不俟(不用)经营之乐;八、此土娑婆有寿命短促之苦,彼土极乐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九、此土娑婆有修行退失之苦,彼土极乐但受入正定之聚,永不退转之乐;十、此土娑婆有佛道难成之苦,彼土极乐但受一生圆满,所作成办之乐。用这十种对比辨别,则两土苦乐十分明显。

观自在菩萨在修行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时,以般若妙慧(妙相)观照(放光)五蕴,了达五蕴并非实有,当体皆空,了不可得,又不是空无,乃是第一义空,即是如来智慧德相。于是“度一切苦厄”,使自己身心出离分段与变异两种生死的苦因与苦果,也令全法界众生同出生死的苦因苦果(根据《心经释要》)。初学佛人听到这话,不容易信受。自度生死还容易信受,怎么能令全体法界众生出离生死呢?应该知道菩萨发大心,便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己、佛及众生都在大光明中齐现)。在修耳根圆通“寂灭现前”(不生不灭现前)时,便得到两种殊胜,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证入了三无差别的本心。自己、佛及众生都在大光明中显现,无有差别。所以自己身体心意出离生死,与众生同出生死。般若妙智,放大光明,不可思议,这就是波罗密多。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在首尾三分俱全的译本中,修行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的人应当怎么修行呢?舍利子提出一个问,观自在菩萨答复舍利子所提出的问题,所以首先称他的名字,舍利子。由于关键是“照见五蕴皆空”,所以首先要谈五蕴和五蕴皆空。五蕴头一个是色蕴,色、受、想、行、识称为五蕴。五蕴之中以色蕴是空最不好理解。色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到的,这样一些能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现在听到“色即是空”就不能理解。明明有个电视机在演示节目,有色可以看得见,有声音可以听得见,有内容可以享受到,明明是有,为什么说是空呢?众生迷惑颠倒就在这个地方。电视机在这里,但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不但佛法这样讲,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这样说: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爱因斯坦又说: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场。磁有磁场,电有电场。上海交通大学已经证实人体有场,人的身体能形成一个场,像磁石一样在空间就成一个场。要把废铁拿回重化,就把收到的很多废料用电磁铁一吸,其中的铁就吸上来了,这样就把铁挑出来了。为什么能把铁挑出来?因为有个磁场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宇宙间只有场和物质这两样东西。底下他又补充一句:实际只有场,物质不过是场里场强特别高的地方。所以就把目前人类头脑中有物质存在的认识给否定了。再看所有的物体不过是一百多种元素,氢氧等等,种种的化合而成了千变万化的种种物质。一切原子不过是带负电的电子,带正电的质子,还有中子所形成的。所有这些颗粒都带有二重性,一重是波动性。声音有声波,光线有光波,无线电有无线电波,所以无线电、电视,我们为什么能收到?就是通过电磁波。发射台把携带节目的电磁波输送到我们这里,就在我们这间小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节目,都是电磁波的作用。波我们抓不着,看不见,闻不着,一点物质性都没有,但是有很大的作用。波能把千里万里以外的足球决赛让我们看见了。另外一重是颗粒性,能量集中的地方称之为颗粒。这样就没有什么叫做物质的。现在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不只是佛教徒的语言,也是科学家的语言了。在高级实验中,把粒子打破,可以得到比电子小多少万倍的东西,新的家族,许许多多种类的子。实验当中,我们把他们封闭起来,有时有些“子”忽然间没有了,就变成空了。另外有些“子”就在空之中又生出来了。宏观世界也证明,有的天体在崩溃,有的天体在新生。可以从有变成空,也可以从空变成有。所以我们从现代科学来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比过去容易多了。过去我们老是认为,这是明明白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怎么能说它是空呢?实际它当体就是空,了不可得。这些是木头,木头不过是元素,元素不过是电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不过是二重性,二重性就是波动和能量,没有什么叫做木头。木头就没有了,空了。这个是金属,金属也是一样,它不过是电子、质子、中子,它有二重性,波动和能量,这个金属的概念也没有了。人的身体也是这样。所以现代的第一流的大科学家,他们在研究佛法,一种是想从佛法中对科研的方向找一点启示,再一种就是他在实验中观察到一些新的现象,他们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已经突破科学的领域,科学已有的规律对现在科学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解释不了。他们想从佛经上找到一些启发,以求得解释。这是一个崭新的形势,这是一个世界科学大飞跃的时期。过去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可以代替人们的体力劳动,起了工业革命。现代发明了电脑,电脑可以代替人们的脑力劳动,电脑可以替我们查资料,给我们计算。我写了一部书,简体字翻成繁体字,很麻烦,通过电脑去翻就会很快,电脑代替人们的脑力劳动,人们就可以做别的事情。这是一个很伟大的时代。

我们还是回到色即是空上,这个地方,从科学上来说,东西根本上就是波动和作用。能量就是作用。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这种动相。比方说,这个实验谁都可以做。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把电灯都关闭了,点上一支香,把香拿来旋转,就看见一个亮的圆圈出来了。要是按∞字形转,就出现一个∞字。从前演节目,把火棒点起来,可以出现各种花,哪里会有这些东西?可是我们看到有这些东西。实际就是一个着了的香头,一个点在运动。所以佛说这一切物质如旋火轮。一个火在旋转,成了一个轮子。实实在在没有这个轮子,只有一个东西的动相。所有的东西全是动相。我们不要以为桌子是在静止,桌子的每一个每一个原子都在动,原子中的电子在乱动,忙乱极了。桌子的本体也在动。我们人呢,你我也在动,有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人坐在地上,地球在转,转一圈八万多里,你我在动,桌子也在动,一天转八万里,都在动。地球自转一圈八万多里,而且地球围着太阳也在转。太阳围着银河也在转,银河围着它的中心在转,到哪个中心找到头,不知道。实际是不可穷尽的,一切都在动,全是动相。本来没有东西,只有动相,动中感觉有。一根香一动就出来圈了,本来没有圈,这是一种错觉,认为它是个圈。这就能解释“色即是空”。

再说所谓这一切物质都是因缘而生,有种子,有条件,种子条件俱备就生出物质。例如水因风在吹动,水面上产生了波。波就是因为有水有风而出现的,说明它没有固定的自体。风停波息,波又恢复成水。这个譬喻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代表第一义空、中道及妙明真心。波代表色。从水中产生了波,说明“空即是色”四句为什么要重复,有个说明:第一二两句对凡夫说的。因为六道凡夫执著这些物质是实有,佛就告诉我们这些是空(破六道的有,证小乘人果的空。)小乘人证了空,他就执著了空,佛说空也同于色(破小乘人的空,证中乘人辟支佛果的假有),所以说“空即是色”。第三四两句,是对别教大乘菩萨说的,菩萨本来如是。“色不异空”,空即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遍在种种差别相中,这是菩萨的慧眼见真,真就是万法的本体光明。“空不异色”,色即是正报依报种种差别相,种种差别相就依附在常寂光土中,这是菩萨的法眼清净,清净就是万法本来不生不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两句合起来,即是佛眼具足,具足就是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慧眼见真,法眼清净。所以佛眼具足,教化九界众生十分方便。此处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指别教大乘的佛的境界,相当于圆教的二行位。光明智慧齐现,破十二品无明,见十二分法身,转十二品生死,为十二分不生不灭,转十二品八识,为十二分四智。这有次第,有因有果,是渐教,是竖超,需三大阿僧祇劫。进之,空大光明遍在种种差别相中,种种差别相依附在空大光明中,二者永不分开,这就入了不二法门,这一切法本来不二的,所以《维摩诘经》直指不二法门。我们把色与空看成是对立的两件事,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便不能是色,这是形式逻辑。菩萨是圆融无碍,色空不二。

色所产生的物质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的也是空,接受也就不存在了,所引起的想当然也是虚妄的;于是表示思想迁流的行蕴也是虚妄的;那些了别当然也是虚妄的。“色”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一个精简的笔法,否则每一个都有四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一直到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亦复如是”概括了好多文字。

说五蕴皆空,但不可以产生断灭见。消除这些虚妄之相,正是显不生不灭之本性。打个比方说,如果我们来参观故宫博物馆,这里许多器件都是金子做的,我就告诉你们说:这些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金的。这话是成立的。我又告诉你们,这个是金子做的塔,这个是金子做的佛像,这个是金子做的壇城,彼此都是不一样的,当然这话也是成立的。刚才说一样的是我,现在说不一样的也是我,可是这两句都对呀。用金子代表性,性则相同,塔、佛像等代表事相,事相就有千变万化。性是一样的,这就是佛性。佛性、法性、妙明真心、实相、真空妙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些都是名词,这些名词不相同,说的都是一件事情。这个佛性也可以拿磁性作比方。一个带电的电线放在磁场里他就要旋转,这是电动机的原理。眼前的电视机就是电动机,电视机一开就动了,演出了节目。另外,我们要是在磁场里安装一个旋转的线圈,它就能生电,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所以磁场的作用很大,产生的作用是磁性,但是我们要找出这个磁性是找不到的。磁铁有磁性,但是找磁性不可得。通过磁性,可以理解我们的自性(佛性),但是要找自性是找不到的。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一切事相都是从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显现出来的。但是这一切事相都离开了自性,有生有灭,并无实体,所以五蕴皆空,唯有一心。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大士再唤舍利弗,并进一步开示说,五蕴诸法,当下的本体就是空相(真空妙有)。以上面所举两例来说明:(一)风静波停,满池清水(喻成佛),波表事相(有生有灭),水喻空相(大光明大智慧齐现)。(二)金杯熔化,杯空金在(恢复自性)。杯表诸法(有生有灭),金喻本体(不生不灭)。两喻是一样的,水与金都是譬喻我们的佛性(大智慧大光明齐现)。我们的妙明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把金子造成一金杯,金子还是金子,而金杯出生了。把金杯再熔化,于是金杯没有了,灭了,好像金杯有生有灭,可是金杯的本体是什么?只是金,并无别物。金表真空,所以“杯”当体就是空,即是归于真空之中。杯成时,本体金也没有生,杯灭时,本体金也没有灭。所谓生灭只是六道众生于无生无灭之中妄见种种生灭而已。五蕴如水上的波,本身就是水。看见波动,实际只是水动。水表空性(大光明),所以譬喻五蕴即是空相(大光明大智慧不二),本来“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满天乌云黑暗的时候,太阳并没有脏。既然没有脏,也没有什么要恢复干净,它本来就是这样。进一步说,一切万物从本以来就是清净的。众生以分别心来看万物,认为太阳是净的,乌云是秽的,其实太阳与乌云平等平等,没有什么清净秽浊(喻大光明中依正二报差别相平等)。再者,以烦恼为垢,以真心为净,其实烦恼由于妄念,妄念从真心生,妄念归于真心,真妄不二。如水生波,波本身就是水,并无别物(喻当相即道即佛)。水喻真心,波喻妄念,若论本质,妄即是真(喻当相即道,即事而真)还有什么垢净(大光明中一律平等,都是无量光寿如来)。

“不增不减”,我们的佛性在做众生的时候,显现不出如来智慧德相。好像阴天看不见太阳了。虽然一点看不见,但不是没有太阳,太阳还是存在。等到天晴了,太阳就出来了。正在阴天时,太阳没有减少,天晴了,太阳也没有增加。譬喻真空妙有连增减都没有,还有什么生灭?这个东西减少减少,减少到零,那就灭了,根本不减少,哪有什么叫做灭。 这一切诸法本来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末后总结前文,指出真空妙有中,本来没有五蕴,本来就没有生死相。

又五蕴空相,如摩尼珠体,五蕴如珠体所现五色,珠体能显五色,本体真空。五蕴显现也不是生,五蕴去了也不是灭,因为都在真空里显现去了。又如映现在污泥也不是垢,映现在清水也不是净,因为都在真空里映现。映现万众也不是增,映现一身也不是减,因为在真空里,现万众也是满,现一身也是满。任从万变纷纭,真空如如不动。所以在摩尼珠体真空中,根本没有生灭垢净增减之生死相。又“是故”二字,承上启下之词。空中,即是空掉生灭垢净增减之生死相,真空妙有之中没有生死相。空中没有我法生死相,所以无色。空中没有我法生死见,所以无受想行识。无就是空,空就是空掉五蕴啊。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这十二个名词名为十二入或十二处,也就是前面的五蕴。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同,所以就有侧重点不同的种种方式的说法。眼耳鼻舌身是色蕴,意是受想行识四蕴,这样称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眼睛所对的是色,耳所对的是声,鼻所对的是香,舌所对的是味,身所对的是触,风一来,吹到身上很凉快,这是触觉。前五个,眼耳鼻舌身这是属于身的,意是第六个,这是属于心的。这六根代表我们身体内的,外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法”是指一切事物。有形的,无形的,道理的,概念的,抽象的,具体的,这一切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法。在此是指我们不见不闻色声香味触法时,自己内心所缘的境界就空了。这些境界实际是前五尘所留落下的影子。例如前年曾上元宝山观日出,此时回忆旧时的景象,心中所念只是旧时元宝山的影像。这就是法尘。法尘是我们意的对象。属于外境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前面说了五蕴皆空,第一个是色蕴空,色空,所以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都空了,前五尘都空,它们的影子法尘当然也就空了,空就是空掉娑婆世界依正二报虚妄不实的生死相。再者五蕴色受想行识都空了,当然我们的意也就空了。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加六尘,这两个是相对的,又互相有一些联系,这十二样东西称为十二入,入就是入在身心之中,十二入皆空,空掉身心生死之相。

又今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无”者,以真空妙智,来观察我们的身心,都是梦幻泡影,都是虚妄不实生死之相,本来不可得。身心既是无,哪来的六根,所以皆无之。又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者,世间六尘之境,如病目夜见灯上有五色圆轮耀动,实际呢,本来没有五色圆轮耀动。因为凡夫眼睛有病,才看见虚妄不实之相。若圣人以慧眼观察六尘,六尘本来空无,只有大光明照耀。好眼观察五色圆灯也是这样,本来是空无,只有大光明照耀。所以六尘都是无。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句话代表十八界都是真空,都是大光明。界是界限、区别、种类。例如可以把人区别为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等。十八界的界正是此意。眼等六根成为六界,色等六尘又成为六界,眼识到意识是六识,又成为六界,共计成为十八界。其中能摄取的是六根,所摄取的是六尘,根尘和合生起六识。例如一个设备,手能触到机体,启动开关,眼能看到屏上的形像色彩,耳能听到语言音乐,意根生意识起综合作用,而认识到这是一部彩色电视机。所以依眼根而能了别色尘的是眼识,依耳根而能了别声尘的是耳识……依身根而能了别触尘的是身识,依意根而能了别法尘的是意识。一般称眼到身是前五识,意是第六识。眼看见色,内有镜头,外有要照的对象,人是活物,还有识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照相机,这是眼识。耳听见声,耳和声,耳是根,声是尘,能了别的是耳识。所以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就称为十八界。十八界即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经中指出:“无眼耳鼻舌身意”,内身心空掉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外环境空掉六尘。“十二入”就都空掉了。因为根尘都没有了,识又从何生起呢?所以十八界也都空掉了。空掉就是空掉虚妄不实生死之相。就把有关“人我”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这些虚妄不实的东西让我们理解了,明白了,这些都是空的。我们不外乎内有六根,外有六尘,再加上六识的作用,总之这一切过去我们都认为这个是我,并且是真实的有。《心经》告诉我们这一切皆无。在真实的法性之中,没有这一切虚妄所显现之相。如水上之波,正在波动时,显现的虚妄不实之相,其实呢,波全体是水,即是真空,所以说皆无,无掉生死之相。《心经》就是让我们破除人我生死之相。第六识是分别一切的,善呀、恶呀、好呀、坏呀、是呀、非呀、美呀、丑呀。第七识,即是末那识,是执我,老是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说,我们所以成为一个我,保持自己,种种思想一来,首先想到我。这就是第七识的作用。第八识称为藏识,叫做阿赖耶识。一切档案(善、恶、菩提种子)都储存在里面。眼耳鼻舌身相当于摄像机的镜头,把外面的物影摄收进来,从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执著传达到第八识储存,即是阿赖耶识。这一切种子都储存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是真正代表我们的,所以先来后去。死去的时候,身体都坏了,眼耳鼻舌身都没有作用了,第六识也不行了,第七识也不行了,还有第八识最后从身体离开,这人就真的死了。我们佛教不说灵魂,说第八识。我们佛教没有断见,人死如灯灭,也没有常见,上天堂得到永生。所以就高于其它一切宗教与科学。阿赖耶识是档案室,大家现在听我讲的许多话,脑子里增加了许多新的档案,档案增加了新材料,跟刚才不一样了。跟刚才是相似,不是刚才那个我们了,天天增加新的物影。所以是相似相续,因为它相似,所以不是常,不是老不变。但他又相续,所以就不断。不断不常,相似相续,是阿赖耶识即是第八识。

又此空掉六识啊。眼界即是眼识界,简略一个识字,应该说无眼识界。乃至二字,超略中间耳鼻舌身四种识界。界者,限啊,内六根,外六尘,中间生六识,三六为十八界。识以了解区别为义。能了解区别六尘境界啊,前五识了解区别境界时,落下名字语言相,不起分别计度。第六识安名取像,生起种种分别计度而起憎爱。今说无之,内根外尘既空,这内外就不存在了,所以中间六识不空自空啊。如世间房屋,一连三间,以墙壁为界限,拆掉墙壁,中间之界限,自然不存在。六尘也是这样。以上是离开六凡法界之相。六凡者,即是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又云非天,比天不足,比人优胜),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也名六道。分三善道,三恶道。行五戒十善,果报在人天,行善恶杂修,果报在阿修罗。行贪嗔痴,果报在三恶道。前五蕴十八界,属于六凡法界。今既然一一无之,即是空掉六凡法界。现在我们只谈前六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上面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都无了,破人我执,叫做为凡人法。从“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起,破法我执,叫做为圣人法。从无明到老死叫做十二因缘,是缘觉主要修行之法,其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说明了从因缘而起的法则,例如“老死”,为什么有老死?就是因为有生,有生就必然有老死。推到源头则是由于无明,由于无明,生死不休。要破除这十二因缘,只要其中一处灭,就一切都灭。这是缘觉的法执,也叫做法我。破此法我,所以说十二因缘皆空。空就是空掉娑婆世界色相之物质,见到色相放光明。《金刚经》说得好:“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要知道,佛说的出世大法,就是拿船做比喻,因为我们要渡河,没有船不行,所以佛就告诉我们这些法。上了彼岸还要这些船做什么?所以“渡河需用筏,登岸不需舟。”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教导我们,要破除十二因缘的法执。十二因缘互相联系,包括过去,现在及未来。也包括我们怎么出六道轮回的办法。轮回不休就是因为这十二件事情相续不休,所以我们要修行,断掉这十二因缘。“无明”浅说很容易理解,就是糊涂愚痴,障碍我们明白真理,不能出离六道。深一点说,不了达诸佛如来,妄生分别执著,就成了无明。无明是我们生死的根本,愚痴是最大的障碍。第一个是“无明”。无明就糊涂,糊涂就颠倒,颠倒就造业,造业就是行。第二个是“行”。以上是过去生中所作的因,过去生中一直是糊涂造业,驱使阿赖耶识堕入母胎,看见父母那种情况,一动淫念就跑到胎里去了。这就是今生生命的开始,这是“识”。第三个是“识”。在胎里慢慢长大,还没能形成一个人。这是在胎中身心逐渐发育之位。已有受想行识等名字,这是心法,所以叫做“名”。还有眼等,这是色法,所以全名是“名色”。第四个是“名色”。眼耳鼻舌身意之名色称为六入,六入形成长大,这是住胎之位。第五个是“六入”。眼耳鼻舌身意,长大就要出胎,这是快出胎之位,叫做“六入”。第六个是“触”。出了胎之后,就与六尘相接触。在两三岁的时候,对外界的事物就能接触,并能有点思维与领略,也会说话了。再大一点,到四五岁就能领略多一点,有很多事情都知道了。第七个是“受”。六七岁时候对事物就有苦乐的感受。三至七岁这一段是今生的开始,是我们从过去生中所得的果,是前生决定的。所以小孩有的聪明,有的不聪明,有的听话,有的不听话,这一切是由于过去所造的业,通过神识而带来的。第八个是“爱”。既能领略感受,就能贪爱种种美妙事物。十四、五岁时侯就有强盛的爱欲之心,于是今生又迷惑了。第九个是“取”。成年之后,对所爱之境贪求不息执著追取。不仅仅是爱而已,必须得到就是取。爱和取就是我们今生的迷惑颠倒。为什么我们要喜欢这些?本来是空,这是错觉,我们偏偏要喜欢这些。本来不垢不净,我们偏认为他清净美好。妄生分别,妄自取著。爱和取就是我们现在的迷惑颠倒。第十个是“有”。由于有爱有取,就必然有烦恼,做种种的业,一定招来当来的果报。八、九、十,三支是现在所做的因,要招将来的果。第十一个是“生”。既造种种善恶之因,来生定于六道四生之中受生。第十二个是“老死”。出生之后当然还有老死。这二支就是来世的果。这十二因缘修行的时候,我们从某一个地方一截断,或从爱取断,或从无明照破,让它不是这样相续不休,使这种东西不是老按这种规律支配我们,那么我们就出离生死了。缘觉修行的法就是这样,确实可以了脱生死,可以成为辟支佛,是中乘的极果。若是大乘菩萨根器就能了达十二因缘,三世循环,一切境界,因果名目都是水上之波,如梦如幻,虚妄不实,所以说“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举出首尾二支,则其中十支都可概括。经中又说,“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是破法执。本来没有无明,再说尽或不尽都是戏论笑话。“乃至”两字同样是带过其中十支。

再者,进一步体会“无无明”的深义,在佛将入涅槃的时候,入种种境界(一真法界),入种种禅定(出世法),入种种空间(世间法),去找这个无明,找不到。于是说无明不可得。无明要是不可得,无明就离开了体性,无明就没有了。这是《涅槃经》中,世尊、大慈悲父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开示。入种种的空间,入种种的禅定,入种种的境界,所得的结论,就是找无明实性不可得(无明离开大光明)。“无无明”,这是顿法的关键。我们要对这个问题体会很深,根本没有无明,我们又本来成佛,我们跟佛还有多少距离?所以法有顿(刹那成就)、有渐(须三大阿僧祇劫成就),就看我们自己的根器,能信多少,接受多少。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大光明大智慧不二),只是因为无明,就妄想执著而成为众生。但是无明实性找不到,譬喻做梦,梦见老虎吃我们了,或跟一个美女谈恋爱,这种种惊吓,种种欢乐,梦一醒全没有了。所以只要醒醒梦就完了,不须把老虎赶跑,请大家抓老虎,用不着啊。日本有个笑话很搞笑,一个愚痴人,他做梦,梦中得到一瓶好酒,日本人很喜欢喝酒,他马上就想喝酒。酒很好,要烫了喝才好,于是叫他老婆给烫一烫。就在烫酒的时候他忽然间醒了。醒了一想是个梦,很遗憾,酒没喝成。早知道如此不烫喝就好了,哈哈……很好笑。众生就是这样,实际都在做梦,梦中有,醒了一切都是空的。梦中有老虎,根本不存在,大梦一醒,自己原来安卧在席梦思床上,一切现成,本来是佛。所以永明大师:世尊涅槃时关于无明不可得的开示,众生应拿骨头做笔,皮做纸,血当墨来书写报恩,也报不了少分。大乘经中说菩萨要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才能究竟成佛。为什么此处又说“无无明”?这可以用一个比方来说明。水(喻佛)与冰(喻众生)都是氢二氧,毫无分别。可是水无碍,放在任何形状的容器中都能适应。冰就有碍,处处都不能适应。原因只在水已经凝结成冰。毛病只在凝结(结字很巧,正好是结缚的结字)。于是就有碍了。可是让我们找出这个“凝结”是什么?找不到。“凝结”譬喻无明,众生因有无明就有碍了。可是无明本来就没有,了不可得,众生哪来的结缚。

又迷惑造业受苦三者,相续不间断,不能出离三界。三界者,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六天以下及五趣,未能离开欲,所以名为欲界。六天以上,共有十八层天,虽然离开了欲,但是还有身体颜色,所以名为色界。色界天以上有四空四天,这四天灭掉身体颜色归于空,没有身体颜色,所以名为无色界。此三界共有二十八层天,并有五趣。如牢狱如火宅,时时处处都是苦,八苦交煎,苦不堪言。六道凡夫之人,贪恋三界,以苦为乐。中乘缘觉之人,闻说十二因缘之法,先按十二因缘顺序修行,就能知道无明是生老病死等苦之因,不打破生老病死等这规律,就永远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如果反过来修行,就能知道无明一灭,则行等十一支俱灭。无迷惑不能造业,无造业众生就不能有苦,所以迷惑造业众苦都是因为有无明。由这来发心,一定要断掉无明。如砍树人,从树根下手,不向枝叶上用功,所以称利根之人,无明自然灭,无明灭行自然灭,乃至生灭,则老死自然灭了,自然能了脱生死,出离三界,证有余涅槃辟支佛果。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四句,即是空掉六道轮回生灭二门。乃至二字,省略中间十支。但举首尾二支,“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此是空掉六道轮回之门,即是空掉无量劫以来的生生死死啊。“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尽即是灭,即是灭掉六道轮回之门。亦无二字,即是涅槃之相也要空掉啊。本经是大乘经典,不仅破除凡夫六道轮回我执之病,还要破除二乘圣人法执之病(即是有涅槃可证)。菩萨入生死界,不为生死界所缠缚,即是离开两边,契入中道之意,即是本经无六道轮回,也无二乘人有涅槃可证啊。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叫做四谛法。其义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话又是倒装的。因为有集才有苦,修道才能灭。人生是苦,真实不虚,就称为苦谛。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种种恶因,例如无明、爱见等烦恼叫做集谛。一切苦恼永远消灭叫做灭谛。一切圣道(道即是道路与方法)修了能灭除苦恼叫做道谛。谛是真实不颠倒之义。人道的八苦在“度一切苦厄”处,已经介绍过了。八苦交煎,苦恼无边,所以首先知苦,那么我们怎么办呢?苦这么可怕,我们要消除苦的因,苦的因就是烦恼造业。由于这些业因,就要受到苦果,为了消除苦的因,所以要断集。烦恼造业,种种恶因不出现于我们的心、身、口,希望苦恼永远灭掉,这就是灭谛。怎样才能灭苦?修习三无漏学(持戒、禅定、般若),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八正道(见《佛说阿弥陀经解》是诸众鸟第六)等等圣道,这就是道谛。小乘声闻行人,厌苦就断一切因,羡慕灭尽烦恼之乐而修道。以此为法,这是小乘声闻的法执。大乘菩萨了知根本无无明,也就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苦。这都是事相上的显现,都是梦中事,醒来之后就没有这些事。当体全空,只是一心,一切唯心造。本来无苦无集,醒来全是空的,无道可修。所以说:“无苦集灭道”。四谛法破了,称为小乘极果阿罗汉。

又无苦集灭道是空掉声闻法界,小乘修行人闻说苦集灭道四谛法,而得悟道,所以称为声闻。谛者,真实之理。此中二种因果,苦是三界之内生死苦果,集是三界之内烦恼苦因。种种烦恼集聚于心,所以名为集。灭是出三界寂灭(不生不灭)之乐果。道是出三界修道(三十七助道品)之乐因。按小乘法说,欲出三界分段生死苦果,必须断尽见思烦恼集谛苦因。欲断尽见思烦恼之苦因,必须修行出世道品,见思烦恼断尽,就能得到灭谛有余涅槃之乐。世间之人,都是厌苦求乐,所以都愿意发心修道,离苦得乐。本经按般若大乘经来说,生死即是涅槃(在大光明中生死涅槃平等),烦恼即是菩提(在大光明中烦恼菩提平等)。无集可断,无苦可舍,无道可修,无灭可证。所以四谛法一一都无之,都空掉之。空掉生死之相,不生不灭之相就现前了。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无智”。菩萨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如镜照物,观察得很清楚,但是没有受到影响,没有分别,没有痕迹。第七末那识执著我,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执著有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样,一切同体(同一个大光明),就转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这也是一个比喻,一个极大极圆球状的镜子,无所不照。我们的镜子是平面的,只能照一方,如果镜子是极大的圆球,就无所不照。这个大智慧无所不照,所以称为大圆镜智,是成佛的智慧。所以成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

又为什么说无智呢?这就是说,转识成智那是我们还在没成佛之前,修行路上的事情,真正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是什么?就是这句话: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光明大智慧不二)。不是还要我们转,我们本来具有如来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本来具足,不是我们修持转而得的,只是恢复如来智慧德相而已。所以“无智”。又《破空论》说:“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只是一心。”般若者,殊胜大智慧,只是一心,是自己的心造出来的。智如波,心如水,水上生波,全波是水,只是一心,所以说“无智”。

“无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新得只是恢复原来的本有。若有新得,就会有所增加。原来是一百,又得一,应该为一百零一。可是经中已经明示“不增不减”,若有所得,就会有所增加,便与经意相违背。所以《金刚经》说“实无有法,如来(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这就是“以无所得故”的含义。不是有所得,而是自性本具,不增不减,正好大圆满。

这里从西藏本补充一句作为参考。“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亦无不得,就怕我们落空,一切都无,人死如灯灭,流于断灭相。

“菩提萨埵”这一句的衔接,在中国日本都有两种。一种是菩提萨埵紧接前文作为结束。成为“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一种是放在后头经文作为开始。藏本译文正是这样。西藏与印度相接,彼此间的大徳往返很容易,两国的往来很频繁。所以很多经典传到了西藏,而没传到大陆。还有好多经典到了西藏,西藏就翻译了,大陆没有翻译的也不少。所以现在大家对于西藏的佛教很重视,因为有一些经典是大陆、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印度也没有了。还有一些经典已经翻译成藏文了,而别的国家还没有翻译的。西藏人有个特点,他们翻译的经典也是求准确。比如《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翻译的是六方佛赞,东西南北方,上下方。真正的原来梵文是十方佛赞,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角,都有无量佛在赞叹。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就是十方诸佛赞叹,与西藏翻译的相同。至于“菩提萨埵”连接下文,日本宏法大师也是这样主张。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就是菩萨。因为四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无所得故,都是自性本具,依止般若波罗密多,心就无有挂碍。若老是存在有所得心,就不能走上般若的道路。要有所得,就有所求了,有所求就有所为,那么就成为有为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六道轮回法,就不是般若了。所以就必须除掉有所得心,才能行至行不到处。这个般若,是我们大家以妄心行不到的地方。我们要想行得到,必须把有所得的妄心除得一干二净才可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很清楚了,必须除妄才能显真。菩提萨埵是以无所得故。因为无所得,我们就无求无为,才能依止般若波罗密多,时时处处观照我们眼前的万事万物当体就是空(空掉生死相)。如梦中物,梦中有老虎,是真实的有,要咬自己,其实完全是虚妄,用不着害怕。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的对待。时时处处长久地这样观照薰习,到纯熟时就能够对环境无心(无妄心),妄念不起,这是自然的不起,不是强之不起啊。若能离开妄念还有什么牵挂障碍。所以本经云:“心无挂碍”。也就自然“无有恐怖”了。无有恐怖,就自然“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是一切凡夫不理智的思想行为。颠倒者,凡夫(内凡)有四倒。凡夫的四倒是把不净的当作干净的,把无常的当作常,把本来没有我当作有我,把本来是苦当作乐。这是凡夫的四倒。(一)以不净为净。明明是一些很脏的东西,我们看它很干净,实际都是一些污秽的东西。人就是一层皮好看,揭掉一层皮,恐怕谁都不愿意摸一摸。都是些血肉模糊,到处都是虫子,这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哪里会干净?哪里会美丽?六道凡夫就觉得美丽干净。这是以不净为净。(二)以苦为乐。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没有享乐。最多有一点点的享乐,如刀刃上一点蜜,很锋利的刀刃上一点蜜,舌头一舔,刚刚尝到一点甜味的时候,舌头就破了。这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可是我们凡夫不觉悟,乐此不疲,在此世界终日忙碌,为衣食、金钱、恋爱,在那里战斗,拼命,很苦。(三)以无我为我。一切本来没有我(妄我),哪里找个我?镜子里看一看,当年的我不知哪里去了。谁都是一样,一切一切,老朋友一见面都变成头白面皱了。哪个算是我呢?这个我是主宰的意思,而自己不能主宰,自己说的不算,都是业缘牵引,所以以无我为我。(四)以无常为常。一切事相都是无常,偏把无常当作常,这是六道凡夫的颠倒。本来时时处处都在转变,转眼间都变化了。无常,什么都在改变。人生百岁,便把一百年当作是无穷无尽,拼死拼活的在那里营谋。这是六道凡夫的四倒。到了菩萨是常乐我净。二乘凡夫也有四倒。(一)二乘凡夫认为一切都是无常,他们又颠倒了,菩萨是常,他们的寿命是有量的无量。(二)二乘凡夫认为世间不净,但菩萨认为是净,清净本然,极乐世界一切都是清净。这是二乘凡夫以净为不净,又是一颠倒。(三)二乘凡夫证人我空,无人我,可是菩萨是真我(相放光明),妙明真心,有真我。这是二乘人的又一颠倒。(四)以乐为苦。二乘凡夫修苦集灭道,修十二因缘。而菩萨是慈悲喜舍,是喜。常乐我净是乐,皆大欢喜。到了大乘境界,皆大欢喜。二乘境界不得其乐,只是执著苦。这是二乘人的颠倒。

《心经》是文字般若,体会其中深奥妙义,一实二权,而起观照般若。观照五蕴皆空,一切不可得,反复薰习,渐渐入于无为,即是真空妙有,远离六道凡夫四倒,远离二乘凡夫四倒,种种颠倒见。并且远离梦想,梦想即是妄想。颠倒与梦想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我们要远离它。观照纯熟,颠倒梦想自然不起,不思善,不思恶,一念不生,这叫做究竟涅槃。二乘人所证人我空,没有证万法空,只是有余涅槃。大乘菩萨证人法俱空,证无余涅槃。涅槃之义是寂灭,或翻圆寂,大圆满,不生不灭。涅槃有三德:(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脱德。因为有了般若智慧,才能从无量烦恼中得到解脱自在,而成解脱德。至于法身德,也须般若智慧,才能恢复本有的法身。迷惑颠倒的时候,不知不觉。智慧光明照耀,涅槃三德才能显现。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但是菩萨依止般若智慧而修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也都是依止般若智慧而得最高无上之正觉。十方诸佛从最初发菩提心,中间行菩萨道,直到最后成佛,都是以般若智慧为先导,所以般若智慧称为诸佛之母。“阿耨多罗”可以翻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可以翻译为“正等正觉”。合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所证的最高无上之佛果。至于以前一直讲“无得”,此处突然出现佛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正显中道(离开空有两边),无得之得(不是从虚空求法,而是自性本具),才是真得。得而无得(得到佛果而不是从虚空得),佛不作是念(佛不分别不执著,不作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密咒为什么称为密?因为它的奥义不是众生的思惟所能了解达到。般若智慧也是这样,“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一者众生以妄心思惟,是不能了解达到。二者般若智慧本身,是无上微妙。所以两者都是不可思议。所以用咒来形容赞叹般若智慧。所以说《心经》的深般若智慧就是“大神咒”,因为它与般若智慧同样具有无比神通妙用。“大明咒”,因为它具有智慧光明(相放光明)普遍照耀之妙用。是“无上咒”,因为都是以光明智慧不二为体。是“无等等咒”,般若智慧与咒同是一心,一切唯心造,无有一法(差别相)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诸法,十法界唯心造,唯有心真实,令一切诸法同归实相正印。所以知道咒与般若智慧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给众生真实之利,“真实不虚”,不是虚妄。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前经文是显说,观自在菩萨指出般若智慧就是咒。此处经文是咒,这是密说,指示咒就是般若智慧。所以本经显密圆融不可思议。既有言说又离言说。可是离言说中,正说般若智慧妙法;有言说中,正含无边密义。所以蕅益大师说,此咒“正以不翻为妙”。

总之咒不翻译,最好也不解释,因为我们解释,只是把咒中无量的意思中说出一两个,反而是局限了。我们现在要体会本经,从有言说到离言说,从显到密,到离开一切思想,离开一切含义,就更殊胜微妙,不可思议。所以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因为咒巧妙就是从有说到离说,从可思议到不可思议,从显到密,如果我们把它翻译出来,解释出来,通通变成可以理解的东西了,他的密意就消失了。禅宗往往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头,也就是离开我们现在这些思想这些道理,叫我们体会我们本来的面目,本来的如来智慧德相,本来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样也是这样。

又咒是诸圣密语,即咒是从诸圣大光明中自然流出,既称密语,即是印度也不能解释。持咒方法,但令信心具足,深信不疑,专一恳切持诵,自得大利益。持咒就是修行之法。正当持诵密咒时,身体端坐,或是经行,自然身体不行恶行。口持诵密咒时,无有间断,自然口不说恶言。心忆密咒时,无有杂念,自然心意不起恶念。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不就是修行吗。又咒多是佛菩萨的圣号,持诵诸佛菩萨护念。所以持诵密咒之人,必得大利益。也如军中密号,呼其密号,可以避免危险。不必强求解释,但专心持诵,必得密咒大利益。如今试举一段因缘来证明之。

昔日有一人,家贫如洗,流浪在外,游于他国。冒充太子,相貌端正,被招驸马。因为富贵,便生骄傲,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对于饮食等事,稍有不如意,就生起嗔怒。外国公主要想了解他发怒的原因,但不知道他的性情。特意访问其国一位商人问之,这位商人实知这个人的情况。这个贫寒浪子,今已招为驸马,不便出他的丑。这位商人有智慧,就授给公主一首偈,令公主读熟。但教其音,不解其义。语云,驸马如果再发嗔怒,可将此偈诵念之,驸马嗔怒自然停息。偈曰:无亲往他国,欺诳一切人。粗粮是常食,何劳复作嗔。公主记忆不忘。一日驸马吃饭时,又发嗔怒,公主便将商人所授给之偈,持诵一遍,驸马闻之,心生畏惧。为什么我的丑历史,被公主知道了呢?以后便不可以再发嗔怒。如果再发嗔怒,自己必被公主赶走。从此驸马安分守己,不再嗔怒。公主大喜,得到利益,但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密咒之功能,也是这样。同修啊,既然已经闻到《心经》,应当因为闻到《心经》而生净信。因为净信而能解释。因为能解释而发心修行。因为能修行而证圣果。如果能依止《般若心经》信解来修行,现前就是高僧大德之人,将来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佛果。

憨山大师云:此咒是密说般若智慧,不容按意思来解释。但能默默持诵,其功能之快速,正是忘掉情感,断绝邪见,不思议力量自然显现。为什么其功能这样快速呢?因为人人本有之心光,诸佛已经证到了,以为神通妙用。众生迷惑颠倒,以作妄想尘劳。所以日日运用,而不知道他是心光。自己不明白心光,所以冤枉的受六道之苦,苦不堪言。若能顿悟本有心光,当下回光返照,一念熏修神识,则生生死死情关,忽然断裂,正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之,更不要别求方便。我们有志今生出六道生死之人,舍此密咒般若者,绝无出六道舟筏啊。所谓巨浪滔滔六道苦海内,密咒般若为舟舵,冥冥长夜中,密咒般若为明灯。舟舵希望在会诸位及闻到《心经》的同修,各各乘舟舵,燃般若灯,驾密咒,直达涅槃彼岸啊,证无生法忍,倒驾慈航,普度众生。

(五)、《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莲公大师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现在引用作为本经结语,正是画龙点睛。我们无论修行哪一宗,都必须以般若智慧为导引,才能直趋不生不灭之彼岸。般若有三:1.文字般若。2.观照般若。3.实相般若。从研究文字般若开始,起观照般若,入实相般若。可见文字般若是相,观照般若是用,实相般若是体。从闻法到证果之间,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这个照用不是只局限于道场佛堂之内,而是根据自身体会,贯彻到一切日用(办公、管家、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运用游戏等等)当中,使我们记得、认识、了解悟达五蕴皆空,诸法空相,万法归光明藏中,而自然离开挂碍恐怖,颠倒梦想,自然渐入大觉之路。道理不再多说,只举一个事例。一个日本事例,可以做参考结束谈话,即是说明,我们心中只要有了智慧,就可以免除很多麻烦。

日本有个一休和尚,很小就很聪明。他在八九岁时候,一天他的师父出门去了,他就在玩。他跑到方丈室,看见师兄在那儿哭,师兄哭得很伤心,一休说:我们是学禅的人,应该无所怕,不应该哭,你哭什么呢?师兄说:你不知道,我这儿不得了了。师父就是这个盒子最宝重,从来不准许我看,不准许我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就想看想动。今天师父出门去了,我就把这个盒子偷偷打开来看,是件瓷器,一不小心给摔碎了,师父回来我怎么办呢?今天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哭了。一休说:你不要哭了,说是我摔的。师兄说:那样做,你要受责打怎么办呢?两个人都是小孩,最后商定今天师兄应得的馒头归一休吃,让一休承担瓷器是他摔碎的。他拿一包碎瓷走了。师父回来了,问一休:你在干什么呢?又在玩啦?没有,我在参禅呢,我在参究问题,我在用功。师父问:你参什么?一休说:我参一切法都无常啊,究竟有没有一个人能够不死呢?如果能够有,用什么办法可以达到呢?师父笑了说:咳,糊涂啊,没有,都是无常,没有一法例外,哪有一个人老活着,没有的事情。一休又问:噢,是这样。人是这样,东西呢?师父说:东西也不能常存,法是一样的,都是无常,没有一样东西是常存的。一休又问:是这样的,咱们最心爱最宝贵最喜欢的东西要是坏了呢?师父说:那也没有办法,一切是不常存的,时节因缘到了它就要坏了,那有什么办法。一休交出一个布包说:师父,这儿就有一个时节因缘到了,坏了的东西。……师父看了一眼,也就一笑了之,没话可说。所以我们心中如果有智慧,碰到忍耐不住或舍不得的东西,也就很平静。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体会观照般若的妙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这些道理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就会比凡夫,比其他不学佛的人,减轻很多烦恼痛苦。如果在烦恼痛苦中,这位日本僧人可能大发脾气,打这个小一休一顿,这便是恼害众生。由于一休提醒了一切无常,这样一来,老和尚只好一笑了之。这很自然,这是观照般若的作用。

我们谈到了很深的般若智慧之心,因为六百部般若经可以浓缩为一部《金刚经》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刚经》可以浓缩为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所以这一部《心经》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来一代圣教的精华,摄无不尽。

莲公大师讲《心经》时继续发挥说:一部《心经》可以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以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成一个“照”字。六百部大般若经全入一个“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个“照”字展开为六百卷大经,正是“破微尘出大千经卷”,大千经卷中每一个字又含无量经卷,是重重无尽。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说不可说。普愿有情般若为导,净土为归。“南无阿弥陀佛”。莲公大师又说:“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秘的核心。”

敬跋一

佛讲《华严经》有五千人退席,佛就要般涅槃了,那时梵天王请佛转法轮,佛就默默地答应下来。开始讲小乘法《阿含》十二年,再说方等八年,说《般若》二十二年,最后归到圆顿教。佛讲法四十九年,讲般若二十二年。可见释迦牟尼佛的一代圣教是多么重视般若智慧,重视一乘法。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离不开般若。菩萨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别教大乘的修持。如果前五度没有般若那就是如聋子、瞎子。般若是前五度的眼目。别教大乘菩萨离不开般若,那么凡夫、二乘更离不开这个甚深微妙的智慧。

我是修净土法门的在家居士,深深地知道般若智慧对修行人来说多么重要。我们毕竟是业障深重的凡夫,被无明烦恼所缠缚,要渡过这个烦恼河到达彼岸,是离不开般若智慧的。我们要背尘合觉,转八识成四智。对于修行人来说时间太宝贵了,除去我们已经荒废的时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有个修行人问夏莲居居士,学佛有没有捷径,夏老说:“不走弯路就是捷径”。这就需要般若作为眼目,看准前进的方向。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选择一个具有正知正见,宏扬正法的老师要依靠这四依四不依,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全部,能遇到这样一个老师作为修行人的舵手,引导众生直达极乐,回归自性,这就是捷径,更得依靠般若智慧。对于渐教,我想到世尊在腊八夜里睹见星斗放大光明,便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对释迦牟尼佛证道的这句话暂时不敢担当的,那就是渐教,慢慢去掉妄想与执著。对于顿教,世尊说的这句话,当下敢于担荷起如来家业,恢复本有的佛性,这就是顿教。这就好像百层大楼,只要坐上电梯由一层直达最高层。万法归大光明藏。

《心经》的经题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经题这几个字,可包括一大藏教。般若是体,波罗密是用。若非波罗密,则般若何用。般若有三: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波罗密有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般若从本有,不从虚空来。波罗密是到彼岸,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槃,中流是烦恼,只有依靠这个甚深微妙智慧,才能渡过烦恼河到达彼岸。《心经》是六百部般若经的核心。观照二字又是般若经典的心中心。常常观照自家主人在不在,不向外驰求,学观自在菩萨的入闻性之流,反闻自性。《心经》中的“色即是空”是对凡夫说的,因为众生执著有,佛即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二乘人说的,因为二乘人执著偏空假有,佛即说“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对别教大乘菩萨说的,只有大菩萨才契入中道,破无明,见法身。“色不异空”色与空不是两件事,即是慧眼见真,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是光明。“空不异色”空与色不是两件事,即是法眼清净,见到了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智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佛对别教大乘佛说的,佛眼具足,光明智慧齐现,是破十二品无明,见十二分法身的佛。这是竖超。“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对圆顿教大菩萨说的,是慧眼见真,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是大光明。是法眼清净,见到了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大智慧。这大光明大智慧,是自性本具,不从虚空得。大光明大智慧齐现真境,称之不二,一切都是不二,性相二恒常。这是佛眼具足,是圆教佛的境界,唯佛独有。当生了道,是横超。《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普愿有情,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这一句阿弥陀佛即是真般若,迷时不念,悟时念,时时有佛号,便得大自在。这是最密的核心。

舟舵居士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为了让更多的学佛人能看懂释迦牟尼佛的原著,有更多的学佛人往生极乐世界。这次发心注解《心经》已是第四部书。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只要用心都能看懂。我在这里感谢舟舵居士的发心。也感谢舟舵居士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欢迎全中国的修行人来丹东三求讲堂精舍同闻正法,同沾法喜,同生极乐,同圆种智。每位法身大士度化众生,都是讲经说法,让众生自己悟道,醒悟发自内心的来忏悔业障,领悟佛道。万法归大光明藏。愿我曾经伤害的众生,历代宗亲,冤亲债主,我恼怒过的众生,都万缘放下,不要憎恨我,脚踏实地的学佛,早日往生极乐世界。

业障深重的凡夫 张卫青 敬跋于丹东三求讲堂精舍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阿 弥 陀 佛 !

敬跋二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释迦牟尼佛一代圣教的核心和纲领。佛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回,唯说般若经典二十二年,足可以证明般若经典的重要性。六百部的《大般若经》可以浓缩为一部《金刚经》五千字,《金刚经》可以浓缩为二百六十字的《心经》,再浓缩只有一个“照”字。《心经》代表了六百部的《大般若经》,是释尊一代时教的精华,统摄万法,摄无不尽,是开大智慧的经典。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是舟舵老居士在相继出版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讲义、《佛说阿弥陀经》注解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解后的又一部呕心沥血的顶力之作。这本书非常的适合我们末法众生的根机和接受水平,也是舟舵老居士心路历程的写实。当年舟舵老居士在读《心经》后受益匪浅,佛恩十分深厚,知恩报恩,老居士发心给《心经》作讲义。在历经数载后最终问世。这本讲义是舟舵居士自性的流露,称性之谈,也是给予我们受持《心经》的修行人最宝贵的开示和财富。

虽然我们学佛人都知道《心经》这部经典,但明白其内容的人却非常稀有。你只要学佛就离不开《心经》。各宗种种的法事,作法,在“事”与“理”上都需要《心经》。在寺院的早晚课诵中,早课有《心经》,晚课有《心经》,放蒙山还有《心经》,所以《心经》是各宗派都受持的经典,一切佛法的精要都在里面,甚深微妙。《心经》虽然是初发心学佛的人一开始就学了,中间人也在学,一直到菩萨果位的时候还在学,但能正真透彻了达此经义理的实在是很稀有。所以就需要善知识为我们这些修行人开佛知见,示佛知见,然后才能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古大德云:“学人不解如来深意,但诵如来所说教法,不了本心,不了本心终不成佛。口诵心不行,即非法,口诵心行,了无所得”。黄念祖大师在《心声录》中也开示我们:行而不解,增长无明。所以我们要行解相资,明理是关键的第一步,是重中之重。舟舵居士在《心经》讲义中开示我们受持《心经》的同修们应怎样的认识和理解《心经》。一部《心经》可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有一个“照”字。无妄心叫“照”,有妄心叫“想”。而观照适合上根利智之人修行,从文字般若开始,领悟经文义理,以起观照般若之用,进而以达实相般若。不历次第,阶位,直趋果觉。这是顿教,是横超。而今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深,不会用真心观照,只会用妄心想一想。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那是离四句,绝百非,超情离见的,故释尊云: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观照虽好却是难行道,不适合末法众生的根机。于是世尊唯劝父王修行念佛三昧。

佛说一切法,是为了要度一切心,为了度众生,佛不是没有缘故说的。小乘藏教的阿罗汉断了见思二惑,证得了人空,部分的法空,产生了偏空,见到的光明是太阳和物质光明,故佛对他们说“色即是空”。中乘通教的辟支佛在偏空的基础上证得了假有,他们把空和有打成两截,落在两边上了,佛说:“空即是色”。“色不异空”是对别教大乘的菩萨说的,色与空不是两件事。即是慧眼见真,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是光明。“空不异色”也是对别教大乘的菩萨说的,空与色不是两件事,即是法眼清净,见到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智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合起来是对别教大乘的佛说的。佛眼具足,光明智慧齐现。是破十二品无明、见十二分法身、转十二分生死、为十二分不生不灭,转十二分八识、为十二分四智的佛,是竖超,是难行道,需要无量的大劫才能修行成功。菩萨尚有隔阴之谜,何况我们凡夫。来世能不能得人身,闻到佛法,遇到善知识还是未知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对圆顿教的大菩萨说的。是慧眼见真,见到了万法的本体是大光明。是法眼清净,见到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大智慧。进之佛眼具足,大光明大智慧齐现真境称之为不二,一切都是不二,也正是《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性相二恒常。这是圆顿教佛一人的境界,唯佛独有,当生了道。世人多慕玄妙,而不知最玄妙只在平常中,故云:平常心是道。净土持名念佛法门就非常适合末法众生修行。它至简、至易、至顿,圣凡齐收,利钝悉被,越三祇于一念。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念佛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须集中在这句佛号上,不慢不驰,佛号从心中起而出于口,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妄想而安然入定。但当老老实实,绵绵密密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念念离念,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这种耳闻的念佛方法是最好的观照方法。因为耳闻即是心闻,心观照在佛号上,妄念自然不起。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一声阿弥陀佛,即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古往今来的诸大德们也开示我们净土行人:般若为导,净土为归。净土宗离不开观照。故我们应该离开六道众生执著种种的有,也离开二乘人执著的空,不落两边,妙契中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活着得福报,临命终时让自己的神识归于大光明藏中,尊重己灵。这才是真的了不起的大智慧。做佛的真子,直下担当如来的家业。不辜负本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回;不辜负阿弥陀佛用五大劫的时间积功累德为我们建立的西方极乐净土;不辜负阿弥陀佛如母忆子般的倚门相望;不辜负阿弥陀佛为接引众生等待我们一念回心手托金莲十劫的站立;也不辜负善知识披肝沥胆为我们指明回家的路。让我们以般若智慧为舟筏,善知识为舵手,照破五蕴,渡过烦恼中流,到达究竟圆满常、乐、我、净的彼岸!

愿见者闻者 发菩提心 尽此报身 同登极乐

虽身在娑婆 而心系莲帮 九品可期 幸甚幸甚

南无阿弥陀佛!

三求讲堂精舍学人:王丹

二零一一年二月

普为施资读诵回向偈曰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业障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消灭    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附 录

诸位大德、护法、同修、善士:

众生不得破除三惑,大致原因有三:一者,不知道佛法。二者,知道不肯修行。三者,修行不得其要。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唯有弘扬佛法,弘扬正法,弘扬契理契机之法。

弘扬佛法有三种方法:一是以人弘道。二是以经书弘道。三是以光碟、随身听或网站弘道。 世尊出世,大德讲法,都是以人弘道,但是如优昙花,稀有出现,众生难遇。相对而言,以经书、光碟、随身听或网站弘道,普遍容易得多。因此,印经书,作注解,流通光碟、随身听或网址,是我们每个发菩提心,深信切愿,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佛弟子的佛赋使命。

辽宁省丹东市三求讲堂精舍佛弟子,倡导流通以下内容,欢迎有缘大德、护法、同修、善士随喜参与。

一、舟舵法师《大经解讲义》、《佛说阿弥陀经(会集本)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解》、《心经讲义》、《佛教三部曲》等。

二、黄念祖大师《净土资粮》、《心声录》、《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三、《佛说阿弥陀经》三种本

四、夏莲居大师《净语》。

五、《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六、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七、智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三求讲堂精舍网址:

电脑版:http://www.sqjtjszd.com

手机版:www.sqjtjszd.com

扫二维码进入:



联系电话:

王 丹 15842566166

王 丽 13942547198

于 冰 13700155375

孙 平 13009200678

那延芬18841595139

张卫青13941594647

张友芳13134157373

吴桂香13841579849

聂玉华18642561948

曹秀琴15041567818

张冬梅13394156929